第一百一十八章 全新的考试(3/5)
抓到,不只是这一次,这辈子就别想再参加科举了。”
众多的考生们都是满怀艳羡的看着宗泽。这位可是皇帝的老师,从一介退休人员一路就要坐到位极人臣的位置。简直就是读书人奋斗的楷模。
而且宗泽这次是主考,他们一旦通过考试那就将成为皇帝的同门师弟。这种身份简直就让人兴奋到不能自己。
考试的题目比起之前的来说要难上许多。律法方面还好说,能背熟宋律的基本上都能考个及格线。若是能够提出正确的见解和理论,那拿到高分并不困难。
而算数方面就困难多了,虽然范围依旧是在九章算术之中,可赵栩却是在考题里掺入圆周率,二次元方程式等等方面的内容。
对于参加过后世高考的学生来说,这种题目完全就是不值一提。可在大宋,能解答出来的都是真正的才子。和那些只会吟诗作赋的才子不同,这样的才子是赵栩最喜欢也最为看重的。
数学是科学的基础,懂得数学的人就有了研究科学的基础。而不懂的人,连入门都做不到。撑死是和大匠们一样依靠手工技术和经验打造手工制品。
赵栩不是感觉手工制品不好,而是以化学的人口基数来说手工业根本就无法满足需要。开启工业时代是时代发展的必须进程,谁先进入工业时代谁就占据着主动权。这一点对于深知大航海时代与工业革命的赵栩来说当然深知其重要性。
想要做任何事情,前提都是要有人,有足够的人才来推动。赵栩从选拔人才的科举下手,重点关注那些懂律法,懂算数的人才。至于那些会吟诗作赋,会写文章的全都赶去清贫衙门就是。
这样的事情只要坚持上几十年,通过考法律和算数上来的官吏们就将成为官场上的主流存在。到了那个时候依靠律法和算数出头的这些人以及他们学这些准备继续走入官场的子侄们都将成为这一标准的最坚定拥护者。
到了那个时候,儒家想要反扑首先面对的不是皇帝,而是这些人。
考场就是安排在军营的大校场中,几百张桌子摆放整齐。在校场四周是全副武装的军士。明晃晃的刀枪足以震慑任何想要来捣乱的人。
看着时间,亲自监考的宗泽向身边人点了点头“可以发卷子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