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扶桑攻略 (中)(2/4)
法召集农兵的原因,也有国土四周全部都是海岸线没办法防守的原因。可问题在于他们根本就没有做出相应的准备,就连各处所谓的城堡里也只有极为少数的一些武士守卫。等到韩世忠的十万大军登陆后,真正的席卷千军如卷席。
一直到韩世忠的大军攻陷了大半个九州岛的时候,反应迟缓的扶桑人才算是回过味来,在各地开始召集农兵准备作战。
只不过扶桑的地形限制了他们的军队集结和作战。三座大岛都是从北向南的狭长地形,南北相距数千里地。想要将兵力集中起来起码几个月的时间。而且宋军掌握着制海权,封锁了九州附近的海域使得没有任何援军能够通过海洋上的封锁抵达九州。
至于九州本地的抵抗力量,这个时代的扶桑人仰慕繁华的大宋,远没有后世那样被武士道所熏陶而变的狂热。
除了部分武士还在拼死抵抗之外,大部分的农民们都是在大宋军队开过来的时候就直接主动投靠。
这几年不断前往扶桑的商人们可没少为大宋宣传。那强大,富庶,繁荣的大宋对于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扶桑百姓们来说有着致命的诱惑力。
扶桑的农民别看在现代世界里过的还行,可实际上在二战之前的千年时光里都是极为凄惨的。比起天灾年份或者王朝末世时期的华夏农民也不逞多让。
这个时代里的扶桑农民标准的赋税就是民四公六。自己种出来的大米只能得到四成,六成要上缴给封地的主人。
是不是以为农民收获了就能拿到四成的粮食?真这么想的话就只能说你想多了。缴纳完赋税之后还有数不清的摊派,每年标准两次的兵役以及劳役。这些都是要自备干粮和装备的。
如果不想服役,或者说生病了受伤了什么的去不了,就要花钱花粮食抵偿。这部分的花销至少也在每年收获的两成左右。
然而,事情到这里并没有就此结束。
种一年的地,最终只能到手两成的粮食。可问题在于人不可能只靠粮食生活,而且两成的粮食也不足以养活全家老小活上一年的。
农民们要将两成的大米卖掉,换来钱购买衣服食盐,以及其他各式各样的生活用品。
为了能够养活一家人,粮食只能是吃杂粮与山上挖的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