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七二章 坡道(4/5)
包括新加入他们的郝效忠,也从一开始的大感惊奇,变成了现在的感觉良好。
因为他与进士出身、登莱巡抚、兵部侍郎方一藻在身份上相差太大,根本说不上话,但他跟方光琛之间却没有这些隔阂。
而且方光琛对他十分礼遇,对他的各种意见非常重视。
于是他迅速就适应了登莱援剿先遣军中几乎事事都由方光琛拍板决定的潜规则。
很快,本就不多的冲天炮、掷弹兵和弓箭手们,被迅速分配了一番,部署到了正在快速成型的上城坡道所在的城头处。
而每一处,冲天炮仅有六门到七门,掷弹兵四五百人,弓箭手四五百人。
他们分布在上城坡道尽头的两翼。
而两翼中间,居中部署的,则是大批长枪手。
由于城上空间实在有限,于乐吾及其重骑兵营则被布置在西门与南门间的城墙下边。
一方面,这样做是以防万一,准备应对沿着坡道冲上城头并沿着城墙内坡道进入城中的流贼骑兵。
另一方面,则是等流贼总攻发起后,随时准备着从南门冲出去,从城西南方向包抄流贼的后方。
城上守军的调整刚刚完毕,城外的贼军就发动了攻势。
同样是一阵“朝求升,暮求合,近来穷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的合唱声声震四野过后,部署在上万口平民百姓后面的三路流贼骑兵呐喊一声,挥舞着长枪或者马刀,驱赶着前面的百姓冲城。
这一次,跟此前已然不同,跟在百姓后面的流贼骑兵变得异常凶狠,但凡是行动迟缓,落在后面的百姓,都被他们直接一刀砍死,或者用长枪刺死。
来自后方的死亡恐吓,很快就将压力传导到了前方。
被驱赶着攻城的男女老少们,一边哭着喊着求饶,一边用尽全力往前奔跑,争先恐后地朝着已经快与城头平齐的三处上城坡道冲来。
而他们的身后,则紧紧跟着毫不留情的贼军骑兵,以及更后方那些已经休整了半天,正在耐心等待最后时机的更多贼骑。
五百步,三百步,一百步……
很快,被流贼骑兵驱赶着跌跌撞撞奋力前奔的百姓们就踏上了由他们亲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