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话不投机半句多(2/3)
96年马风(杰克马)干的那一票。人家没预约闯到国家体委,说可以通过华夏黄页给体育部门做宣传。
“不是拿来奢侈的,你们还买和牛、澳龙?那就不是奢侈了么。”顾鲲本来都不想说了,只是突然觉得这种双标太可笑,忍不住多吐槽一句。
您肯收人民币,这是支持我们的工作,高兴还来不及呢。要不要我们帮你另外介绍一些本市有实力的、人民币结算的海鲜商人?”
海鲜商人徐锋,为了争夺“装逼教主”的江湖地位,花了两三万的成本抢下了机器、又花了四五万暗筹抢到了第一张入网许可证,并且选了88这个号码。所以,他的手机是华夏历史上第一台手机。
经过双方的初步斡旋,那个粤州渔牧产品进出口公司的采购经理,始终只答应以每公斤70块的价格批量收购苏眉、60块收购青衣。
“陈科长,感谢你们的安排。既然你们囊中羞涩,我还是自找买家吧,外汇问题不用操心,我愿意接受人民币结算。这样不管我卖给谁、应该都不碍事儿了吧?”
这个号码,正是著名海鲜商人徐锋的。顾鲲之所以知道,是因为历史教科书里有写。
人家董科长那几句经典的语录,诸如“这事儿你得先约,不预约的话,我很难给你一个比较满意的答复”/“华夏黄页这事儿很复杂”,那就是杰克马的助手带的录像机拍下来的。
你找遍整个粤州城,不会有其他单位拿出那么多美元来陪你玩了。我们华夏人一贯有艰苦朴素的传统,不是那些堕落的资本注意国家,外汇不是拿来奢侈的,希望你认清这个现实。”
陈科长在一旁看着顾鲲拨号,心里也暗暗感慨:徐老板当年买手机这八万块钱花得真值。只要买到了江湖第一的噱头,连南洋华侨都知道他的威名。
今天已经是2月22日了,1994年已经过去了53天。
朱经理一愣,似乎没想过这个问题,连忙临时组织措辞辩解:
原来,顾鲲今天又带了他那台在古晋八千令吉买来的录像机、也是五天前他拍摄自己给自己割阑尾时用的那台。
顾鲲觉得,这种人应该最能理解新奇装逼炫富产品的真正价值了。
1987年12月,粤州市投放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