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有可复制性的才叫生意(2/4)
这么好的商机,为什么能容得下我们吃独食呢?别人为什么没来抢?”
顾鲲智珠在握地说:“那是因为人民币汇率暴跌,才刚刚50几天呢,对于兰方人来说,这是发生在外国的事情,50多天还没人注意到商机,很正常。而且,一直到去年年底之前,华夏买东西是要凭票的,不是你光有钱、想买多少就买多少。所以那些消息不灵通的人,说不定还以为拿着人民币都买不到足够多的油。”
所以,只要保密工作做得好,顾鲲可以独占这条从华夏到兰方之间的油价差价商路,持续赚上三个月的小钱。
他俩一周最多用掉一百公斤物资,其他都是准备回程的时候路过威沙群岛,卖给当地驻扎人员改善生活条件的。也不能说不赚钱,只是少赚一点,拥军为主。
真正在海上捕鱼讨饭吃的正常人,哪能有那么高利润?
顾鲲的巨额收益,是建立在他几乎如同开挂的本事上的,那是老天爷赏饭吃,无法规模化复制。
陈丽显然更能理解老板的算计,在一旁小声心算:“现在兰方柴油大约每升1块3毛5到1块4,折算成人民币。粤州这边才1块2,一升能赚1毛7的差价。一桶150升就是26块,每船一千桶就是2万6死利钱。
这是因为当时私家车极少,绝大多数的车船都是经营性的。国家为了保障生产有序,自然要求亏本补贴也得保障油价不涨。而华夏石油总公司又财大气粗,稍微亏几个月几乎不痛不痒。
只不过,其他跟普通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资,价格调整很迅速,基本上1月份就在市场的自然博弈中调整到位了。
更何况,顾鲲如今面临的情况,是华夏油价便宜,外国油价贵,那就更是天经地义了。
至于回去的时候浪费一张飞机票,不过八百块钱而已。跟增收的部分一比,完全忽略不计的。
(但是有一小撮不法分子,名义上储备自用,实际上回国后倒卖,这就是不法行径了。就跟营利性的代购,理论上也是犯法的。顾鲲是绝对不会做这种事情的。上述只是普法。)
而且人家不但加满,还在船上摆一堆油桶,说是“储备自用”,那法律上也是明确允许的。这就跟出国到关税低的国家买点电子产品,只要你是带回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