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大宋真正的骨髓之疾(4/5)
是整个国家可动用的劳动力都给扔进去了。。。
所以这样一来,大家也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蒙古灭金所耗费的时间很短了吧?然后接下来就是元朝接手了这个烫手的芋头。。。
然而依然没能解决这个问题。从元朝成立到灭亡,黄河问题一直是困扰蒙古统治者的第一个问题。
元朝末期,黄河泛滥,元顺帝强行招募了数百万农民工,这直接导致了农民起义,所谓的“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就是这样来的。
李垂这个沙雕用一道《导河形胜书》连坑几代皇帝三个王朝,三易回河留下的大坑一直到明初都没处理干净,就连赵桓都跳不出这个大坑。
这才是真正的骨髓之疾!
就连其他的什么扑买制度下没有完善田制的小朝廷制度啦,冗官、冗政、冗军之类的破事儿啦,这些跟黄河比起来都算不上什么大事儿!
至于所谓的金兵和上皇赵吉翔?
他们算个锤子!
“黄河非一时之患,金兵卷土重来却近在眼前。”
张孝纯的意思很明显,上皇能跑一次,就绝对能跑第二次,但是在跑第二次之前,他老人家却可以玩一出还京复政的把戏来恶心人。
如果真出现了这种局面,那赵桓这个官家可就坐蜡了——
自古来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偏偏大宋有一个皇帝,皇帝上面还有一个想要重新主政的上皇,可不就是出现了天有二日,国有二主的局面?
到时候官家是跟上皇纵马相攻?还是拱手让江山?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无论哪一种可能,都是金国乐意见到而大宋却无法承受的。
但是赵桓半眯着眼睛道:“此事,朕早有打算。”
……
赵吉翔很怂。
赵桓在汴京城下怼了完颜宗望的时候,赵吉翔在亳州。
赵桓带兵亲征太原去怼完颜宗瀚的时候,赵吉翔还在亳州。
当完颜宗瀚彻底带兵跑路,赵桓准备返回汴京的时候,赵吉翔还在亳州,并且刚刚做好动身返回汴京的准备。
因为赵吉翔很怂。
尽管高俅和童贯乃至于重老矣矣的蔡京都一直力劝赵吉翔趁早返回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