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疏通(3/5)
其次,蔡仍开始疏通童贯、邓洵武、郑居中的关系——此时,童贯、邓洵武、郑居中掌管枢密院,邓洵武为知枢密使,郑居中为同知枢密使,而童贯因为要调动西军与河北禁军换防,目前在枢密院所拥有的权力比邓洵武和郑居中还要大上一些,蔡仍想要对兴德军下手,是跑不了童贯、邓洵武、郑居中的首肯的,至少也必须得到他们中一人的首肯。
除了疏通枢密院的关系以外,蔡仍还得疏通吏部和兵部的关系。
总而言之吧,因为要吞下兴德军,因为要为金吾军的将士升迁打通关系,最终获得一支能全心全意跟自己走的队伍,蔡仍开始了自己的疏通和贿赂之旅。
其实——
有些事,说着繁琐,真做起来以后,也并不是那么难,尤其是当你的地位达到一定的高度、背后又有庞大的势力支撑之后。
长话短说,在蔡仍不计成本的投入之下,枢密院很快就下达了金吾左军和兴德军调防的命令,吏部升了王胜、高师旦、翟进等人的官职,兵部则准许王胜、高师旦、翟进等人调入兴德军。
不过——
也不是事事都顺蔡仍的意,关于吕川卞调去知金吾军一事,就进展得不是那么顺利。
蔡仍也不知道,吕川卞怎么就得罪了王黼,王黼就是不肯放吕川卞去金吾军,似乎是打定了主意要将吕川卞送去潭州。
后来,蔡仍将吕川卞找来问了问,才大概知道了原因。
原来——
这事还是出在蔡京身上。
当初,张商英为宰相,因为能力不足,将北宋朝廷搞得一团糟糕,赵佶便动了让已经致仕的蔡京复相的心思,于是派使臣把玉环赏给在杭州的蔡京。
王黼侦知此事之后,逐条上奏赞扬蔡京所推行的政事,并攻击张商英。
蔡京再次任宰相,感激王黼帮助自己,就任命王黼为左谏议大夫、给事中、御史中丞,王黼从校书郎之职升到御史中丞,只用了短短两年的时间,这全凭蔡京的赏识。
自那以后,王黼就成了蔡京的得意门生之一。
初时,王黼为蔡京办事倒也尽力——他曾靠何执中得以进升,为了让蔡京专权,就上疏论奏何执中的二十条罪状。
可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