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我的人(求订阅!)(2/5)
,因为,纵观现在的赵宋王朝,还没有一个人能取代童贯的位置,谭稹不行,梁方平也不行,至少在赵佶眼中是这个样子的,说穿了就是,赵佶离不开童贯。
蔡仍不是不知道童贯还会东山再起,他之所以在明知童贯还会东山再起的情况下还拿童贯致仕说事,目的就是想打个时间差,看看能不能把王禀给忽悠过来。
不想,王禀果然对得起他在历史上的名声,并没有因此就背弃童贯。
对此,蔡仍虽有些失望,但却没有气馁。
蔡仍相信,自己有心算无心,早晚能将王禀揽入自己麾下。
不是所有人都像王禀这样意坚似铁,不少人在听说童贯致仕了之后,对蔡仍更加殷勤了,这其中甚至包括王渊这个童贯的心腹爱将。
《金瓯缺》中把王渊描写的十分不堪。
其实,王渊也非一无是处。
他很早就在西军中服役,可以说是履历战功,而且,此次征讨方腊,他就是胜捷军的先锋,率部直捣方腊老窝帮源峒,最终他手下的韩世忠得以捉获方腊。
可以说,在此之前的王渊表现得无愧于“猛将”这个称呼。
只可惜,历史上的王渊,在北上收复燕京之役中表现得太过拙劣,被辽军俘获,后逃归,关键是还中了萧干之计,给宋军带回来了假消息,致使宋军大败。
但话又说回来,那几仗宋军之所以败,原因太多了,不能将之只归纳到王渊身上。
王渊后来在南宋建立的过程当中,也是立功不小的,甚至差一点就当上了枢密使
当然,那时他处事失当,与诸将关系并不好,加上他结交宦官康履等,更招惹众怒,最终导致苗刘兵变,他有多少功,也得被掩盖了。
总之,王渊担任独当一面的大将指定不行,他的格局不够,但统领一军听命令打仗,也是绰绰有余。
因此,见王渊示好,蔡仍也顺势就与王渊攀谈起来,露出了愿意接收王渊的意思。
王渊现在也正春风得意,不可能因为一个还没有证实的消息,就转投蔡仍。
不过这并不影响王渊跟蔡仍搞好关系。
如此一来,蔡仍和王渊慢慢变得熟悉起来,王渊还主动向蔡仍介绍他手下的部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