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援军(3/6)
误,那简直等同于1949年加入国军一样的悲哀。
那真是自作自受,就是用一辈子都赔不起的。
但这并不只是他们个人的损失,也一样是共和国的损失。
如果他们的意志能够坚定一点。
如果他们对自己的祖国能够多一点信心。
如果他们能够以华夏五千年的文化为荣。
如果他们在最困难的时候,能有一个同胞伸出援手,而不是落井下石,弱弱相残。
如果有人能够把这些海外同胞组织起来,团结起来,并且让先来者帮助后来者,让在日本的大陆同胞最终实现互帮互助,更好的在这里生存下来……
那么是不是结果就会不一样了呢?
是不是无论个人和国家都不用付出这么巨大的代价了呢?
这就是宁卫民眼下正在思索的问题。
并且随着思维的发散,他尝试着从各个角度考虑插手的后果,衡量着相关的可能性。
不过话说回来,有一点倒是肯定的,那就是目前来看。
日本的留学生计划,虽然对于赴日留学的人藏着无数心理的大坑。
却也无意中帮助宁卫民完成了海外扩展事业的人才储备。
像刘洋、陈颂这样既吃过苦头,又初心未变,只是有点被现实的残酷打击到的人,正是宁卫民所需要的人。
能力他们有,刚来的傲气却都没了,再加上雪中送炭的恩情,这样的人正好为宁卫民所用。
原本宁卫民还苦于日本的事业没有得力助手呢,这些国内的留学生就等同于他的援军啊,而且是被日本人给练好的兵。
宁卫民就不信了,天天和同胞在一起,又能挣日本人的钱还能报效祖国。
哪个国人还能念日本人的好儿,愿意变成日本人,替小鬼子吹嘘?
事实上也真的是如此,当刘洋和陈颂搬到葛饰区的职工宿舍,一看到这房他们就傻眼了,那真是比他们想象中强一千倍啊。
尤其跟孙五福他们这些人一接触,都是北方人,都是直脾气的性子,聊两句互敬香烟就能凑一桌打牌了。
文化水平的差距在这儿远远没有同胞的粘合效应大,他们再没什么不适应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