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痛心疾首,谋定天下。(3/5)
凉军抵达千阳关接敌,再让郭忠显部截击便来不及了。”
宋暨看着满朝文武,沉默片刻,叹了口气:
“许家满门忠烈,许老将军当年,为大玥开了这万里山河,孝宗皇帝曾言‘与许家同享万世富贵’,朕一直铭记于心,天下百姓至今仍记得当年许老将军纵横沙场的荣光。如今天下未平,肃王一脉,也一直是朕的左膀右臂……
……而肃王许悠,当年在京城,和朕是情同手足兄弟,一起读书,一起喝酒,虽然二十年未见,朕至今仍然把他当亲兄弟,也一直信任他,对他没有半点提防……
……许不令赤子之心天地可鉴,被燕王诱骗,错在朕,朕没有教好弟弟、管好臣子,不怪许不令,更不怪肃王!”
“圣上英明!”
群臣连忙附议。
萧楚杨此时再开口道:“许不令事出有因,被燕王蒙骗,圣上宽宏大量宽恕许不令,实乃英明之举。但肃王已经带兵出了秦州朝长安而来,此举与造反无异,不可不罚呀!”
“臣附议!”
满朝文武都是躬身,符合萧楚杨的话。
宋暨抬手揉了揉额头,露出几分不忍:
“肃王与朕情同手足,一直性格冲动,心中肯定没有反意,只是救子心切,才出此下策。许不令被歹人陷害,已经身负重伤油尽灯枯,是朕对不起他们父子,把许不令送回肃州,让其退兵吧。”
“圣上不可!”
“圣上!”
朝臣见宋暨如此宽宏大量明事理,反而是有些急了。
许不令弑君事出有因,可以被宽恕,但肃王为了救儿子造反,怎么可能既往不咎。
手握重兵的藩王,因为儿子杀皇帝,带着兵马造反救儿子,若是就这么算了,其他藩王有学有样还得了?
不过,把许家满门抄斩也不可能,肃王都已经造反了,根本就没法满门抄斩,但肯定不能就这么算了。
现在得想一个折中的处罚,既让肃王接受老实退兵回封地,朝廷脸面也过得去。
崔怀禄这次反应很快,趁着萧楚杨还没想好处罚的方法,连忙上前一步,把酝酿多年的谋划说了出来:
“依臣看来,肃王救子心切不假,但挥大军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