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九章 友情顾问(1/4)
杨凡润色的地方,其实是几个写的非常晦涩和隐蔽的伏笔。杨凡加了一些用来解释的情节,让读者能把这些地方看的更明白一些。但是他们几个似乎觉得杨凡的修改是降低了他们文章的品位。文学社几个人的做法,杨凡表面上没说什么。他既不想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也怕他们说自己是见不得别人也出名。
杨凡说完这番话后不久,他们就接到了陈芊芊的电话,她已经从北京回来了。于是杨凡和曹琳芳都把文学社的事情丢到一边,去火车站接了陈芊芊。接着,一行三人当天就离开南京,回到了苏州。一路上他们热切讨论的,当然还是杨凡的《光辉》。
这是“南大创作组”文章写的最快的一次,不过也是写的最垃圾的一次。即使有杨凡这样的高手给他们写提纲,即使杨辰的开头第一个章节相当吸引人。但是五百多人,每人一个章节的方式创作出来的东西还是不堪入目。发文章的时候,杨辰发现他自己都没有通读这篇文章的欲望。
而另一部分评论家则认为,《光辉》中间还是带有太明显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而且逻辑上也并非没有破绽。双方同样争执不下,并且互相攻击。
因此放假的时候,文学社的几个精英成员同样也没有回家。几个人聚在一起,似乎是希望能写出一本有出版资格的书来。自从杨凡写的《光辉》在大陆出版了之后,他们就与杨凡熟络起来。
“我觉得你们是不是应该先写点轻松的校园题材?”杨凡对庞文彬建议道。
当杨凡和曹琳芳寒假之后再回到学校的时候,庞文彬带着三分兴奋、七分炫耀的告诉杨凡,他的小说已经写了十二万字。南大的暑假也就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杨凡在看了庞文彬写的小说之后觉得,一个多月就能写出这样的十二万字的确不容易。他能看出来,庞文彬为了把文章写的通顺流畅绝对花了不少精神。
随着新年的到来,成立公司以及与新蓝合作的工作也渐渐接近尾声。新蓝原本在南京的总部则被租了出去,而合并之后的公司的新办公大楼也已经安排到位。
“没事!我以前也写了那么多文章,心里有数。”庞文彬置之不理。
随着《光辉》的越来越热,评论界也渐渐开始对小说各执一词。有一些坚定的支持者就是认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