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简述 人类文明篇(3/3)
架构解释,不看其实也不会影响阅读,写出来只是让一些喜欢考究的大大们闲读着玩玩。
《行政星》:
d+介于人类中等文明与低等文明之间,文明程度的定位最为模糊,可能提升一步进入中等文明,也可能一时不慎,跌入低等文明。
在‘大动乱时代’被飞速发展的联邦前身‘徳库曼、贝索迪、纳加米斯及迪拜独立领邦联国’,侵略的国家中,有一些虽然科技进入星际殖民时代,但政体却仍为领主或酋长制。
“行政星”是指星球“自体环境”能够满足人类生存需求的行星。
其中a、b+、b级文明为高等文明,垄断绝大部分高端科技,并以科技剥削的隐晦手段,以极低代价占有其他文明等级的资源。
这样一来,实际上新发现‘行政星’,实际上,便沦为了将其发现‘星洲’的资源开采‘行政星’,这也致使同一星洲之间‘普通星区’文明差别,可能由a至d。
可是因为恒星系中行星资地的不同,每个‘行政星’能够拥有的‘资源星’差异是极大的。
《资源星》:
如果给予‘特别星区地位’,那么‘星区’政府将如‘星洲’政府一样,为民选诞生,这样一来,将其发现的‘星洲’,够取得的利益就不那么丰厚了。
也正因为此,‘银河联邦合众国’各各星洲之间的文明程度不一,从c等文明到a等文明不等,而各个等级之间的剥削法则在联邦内部也是存在的,只不过更加隐晦罢了。
理论上一颗‘行政星’可以占有24734个恒星系的不可计算概数之行星,作为资源采集星球。
因此,只要拥有确实坐标,并且在目的地没有‘空间干扰仪’的情况下,空间节点之间可以无视距离无限接近重叠。
在已知宇宙范围内,以唯物主义为社会前进基本准则的文明联盟,被称为人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