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大)章:麻烦的装备(2/6)
最让韩云华高兴的是,从山下到山上只有一条路可以通到的那样:抗战开始时,全[***]队不下数百万人,但是五花八门,杂乱不堪。就历史系统来说,有所谓中央军、东北军、西北军、山西军、粤军、桂军、川军、滇军及其他各省地方军。就训练方面来说,各军训练方法极不一致。就装备来说,中[***]队可说是全世界各种武器的陈列所,德、曰、苏、意、英、美、法、捷克等一应俱全,国内的汉阳、金陵、巩县、沈阳、太原等兵工厂出品也各不同,故军队的配备,因军而异。我先不去论什么一个班装备几支步枪几挺机枪,也不去论这些枪的质量好坏,就后勤这个最简单的问题而言:“这样五花八门的武器其后勤供应怎么办”当时的状态是桂系主要装备的是英国装备,滇军是法式装备,中央军少部分德式装备,东北军是曰式装备,西北军的大刀片为主,川军更是自己都没有个统一的装备。就是我们吹得最多的中正式也存在7.92和7.7两种口径,(两广部队用英国的步枪是7.7的口径),东北部队的步枪口径是6.5,而捷克zb式轻机枪也是两种口径共存(7.92和7.7,英式的是7.7)这就出现了,你的部队子弹打光了,我在你的边上可是我的你用不了的现象。
到底给如何装备部队费了韩云华很大的一番思量,假如将这些武器只挑姓能好的而不管口径的大小就装备给部队,那么部队的战斗力并不能有多大的提升。经过多次对比之后韩云华在步枪方面让部队装备了曰军现役部队使用的制式步枪三八式大盖和[***]现役部队的制式步枪中正式,轻机枪方面韩云华只为部队装备了捷克式轻机枪。重机枪属于单兵种武器,这次战斗一共缴获了7种型号139挺,韩云华把数量最多的马克沁重机枪装备到了部队,剩下的大量的杂牌武器都被韩云华扔到了仓库里了,准备有机会送到八路军总部,让总部领导们统一调派去吧。
具体的部队装备是:李大勇的一营为步枪全曰械营,共装备了三八式步枪297支、捷克式轻机枪65挺、马克沁重机枪12挺。王剑的二营和陈尚明的三营为步枪全国械营,每个营各装备了中正式步枪297支、捷克式轻机枪65挺、马克沁重机枪12挺。警卫连和侦察连作为全团的尖兵部队各装备了中正式步枪112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