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奇儒生,郑姓大木(2/3)
回,吾心甚喜,切莫自责,而应当重振精神,为战死的忠魂,报仇雪恨!”
当下王彦又询问,吴淞口大战后,胡为宗的经历,才得知,他被清兵逼上绝路,同军士投入水中,将士们多被江水淹死,而他则凭借常年在漕运上打滚,而练就的一身好水性活了下来。
因为身上有伤,所以胡为宗一直隐藏于吴淞养伤,待伤好时,扬州军民已经出余杭,往天南而去。
至于这些小和尚,则是他南下寻王彦途中所遇,乃是北少林弟子,而他曾经也拜师少林,算是同门,便一同南下。
当下王彦又同几位小师傅见礼,得其姓名乃蔡德忠、方大洪、胡德帝、马超兴、李式开也。
衢州城内,唐王用完饭,随整备带着左懋第等人离去,这时却忽然听到大堂里,一士子打扮的青年谓同桌之人道:“马、阮误国,驱忠勇侯出浙,至有今日之败,若为吾见之,必然手刃二贼。”
对于马士英、阮大铖,唐王心中也是暗恨,但二人乃是国之大臣,就算他以是监国,也不能斩杀二人,这青年却好大的口气,令唐王暗暗称奇。
当下本欲离去的唐王,随又坐了下来,对一旁的苏观生一阵耳语,苏观生便起身朝那青年走去。
不多时,那青年便随苏观生走到唐王桌前,众人观之,只见他仪表不凡,剑眉星目,身上儒服方巾,都是上品,腰间还悬着一块上好美玉,而玉佩上则刻着“大木”二字。
在唐王与诸臣打量着眼前青年时,青年亦观察着一行人,居然在唐王未开口之前,忽然行大礼道:“南京国子监监生郑森,拜见唐王殿下,参加诸位大人。”
唐王闻言,不由得大惊,连忙让其免礼,惊奇道:“本王未曾与汝相见过,汝怎知本王身份?”
“在浙诸王多以降清,唯殿下与鲁王不降,而鲁王据说已经逃往台州,殿下则与臣工坐船逆钱塘而上。”郑森微微一笑:“今殿下与诸臣工虽然着便衣,然身上气质却为改变,且诸位臣工多穿儒服,殿下身边跟着这么多气质不凡的老儒士,想让人不知,也难也!”△△
唐王与诸臣闻之,不禁暗赞,此子洞若观火,十分不简单,而许多情报,诸臣也是费劲功夫才得知,而此子居然知道如此之多,不禁让唐王怀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