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上山伐木 二(2/3)
在树干的根部开始锯树根,根部得锯出两个平行或者三角形的锯口,也就是下锯口。
开口角度一般在30~35度,深度一般是树干直径的五分之一或三分之一。锯口锯完后,赵振友就把铁锯放下,拿着斧子把两个锯口间的木片剔除,也成为抽片。
下锯口完成后,在树倒方向的反侧与树干轴线相垂直锯一锯口,称上锯口。其高度从下锯口底面起一般为立木直径的十分之一,但下锯的地方应该在下锯口开口高度的70~80%处,过高或过低都会使下锯口表面不平整。
锯上锯口时,边锯切边加楔子,以防夹锯。同时在上下锯口之间留下一定宽度的弦(称留弦),以减缓树倒速度。
李紫玉她们五个小的看着三个大人忙活,也不知该在哪个地方帮忙,全都不错眼珠的盯着忙而不乱现场。
这时,就听赵清喊了声“注意啦!树要倒了,大家躲开!”话音刚落随着树根底部“嘎吱”一声响,一颗粗壮的树干轰然放倒在地,顶端的树枝发出哗啦啦的响声,震得人心惊。
赵振友招呼几个小的一起把树干拖到一边,对仲瑞几个说:“你们用斧子把上面的枝杈砍干净,一会儿就把树干抬下山。”
李紫玉一听就不禁叫了一声:“伯伯,就这样抬吗?”
赵振友此时已经额头见汗了,他抹了把汗点点头:“是啊,都是这样弄的,这里也进不来牛车,要不用牛车拉也行。”
李紫玉没有说话,她皱着眉头使劲的想该怎样把木头运下山。忽然她想起了滚杆原理,马上就笑着对赵振友说:“伯伯,我想到一个办法,我们可以让木头滚下山,利用撬棒......”
李紫玉边说边比划,把自己知道的原理用大白话解释给赵振友听。其实,不仅赵振友,就是赵清、赵振民和几个小的也在听。
大家听了李紫玉的解释,不禁茅塞顿开,纷纷夸赞李紫玉聪明。李紫玉被夸得有些脸红,心里狂汗。这哪里是自己的主意,这是现代教育的结果。
于是,赵清派仲瑞通知其它各组,把刚才的方法都告诉大家。每年村里都会有盖房的人家,运送木头成了大家的心病。其实伐木用不了多长时间,最费事的是如何运出去。现在有了这个好方法,以后就不用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