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都是尚书(2/3)
臣以为,就是相位,沈侯爷也是担当得起的。”
伍相先欠身答话。 “户部沈赟空缺,要是再调任沈侯爷,户部一尚书二侍郎,就只余孙洲孙侍郎。 今年要清理调换永嘉库等几处大粮仓,春赋又迫在眉睫,粮仓赋税,都是入手极不易的事。 臣以为,至少这会儿,沈侯爷不宜调任。”
杜相一向有话直说。 “臣以为,若要调任,户部先得有合适人选。”
潘相把永平侯调任的事儿,推到了另一件事上。 站在二皇子顾琝身后的沈明书赶紧点头。 就是啊!把他爹调任礼部,那户部尚书不就空缺出来了,哪有这么拆东墙补西墙的! 潘相这话虽然没说到位,可好歹有那么点儿意思了。 他站在二爷身后,只是个习学,没有他说话的份儿,要不然…… 沈明书恨恨的斜瞥了顾瑾一眼,他要是能说话,早就把他驳得无话可说了! 顾晞坐在顾瑾下首,神情淡然,一言不发。 顾瑾看着皇上笑道:“看今年的情形,纵不是前年、去年那样的丰年,也是个难得的好年成。 连着三个丰年,从永嘉仓到各州县义仓,都该趁着丰年调换新粮,粜出旧粮,趁着调换,再彻查各处粮仓。 旧年里,一到调仓查仓,常常水淹火烧,事端百出。 臣以为,此事一定要行动迅速,刀锋要利,世子最合适。”
顾瑾指了指顾晞。 永平侯沈贺气的气儿都不匀了,巧取强夺到这种地步,他真是开了眼了! “臣的意思,”顾瑾接着道:“由世子权知户部部务,淮南西路转运使史平调任户部左侍郎。 史平在淮南西路转运使任上两任期满,回京述职,年前已经回到京城。 史平调任淮南西路转运使前,在户部做了十七年,由堂官到郎中,直至权户部右侍郎,两任转运使,考评皆是上佳。”
“你们看呢?”
皇上沉默片刻,看向伍相等人。 “臣以为合适。”
伍相欠身,干脆答话。 “皇上,核查各处粮仓,以新换旧,这件事儿,年前臣就和二爷议过,也和皇上说过一回,户部已经着手在做了。 至于到各处实地核查,臣以为,明书就十分合适,也正好给他一个习学的机会。”
永平侯沈贺实在忍不住,抢在杜相之前道。 沈明书憋着一肚皮的话,也只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