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三章 鱼死网破(1/6)
“遵命!”众将领命而下,各自组织联系去了。
以左右丞相为首的王公百官,主张主动向秦国投降,结束无意义的战斗,最大限度的保全城中上下。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这是诸烈最爱说的一句话。
一时间,大厅中群情激奋,吵吵嚷嚷,乱成了一锅粥。
……
“真是荒谬啊!”神京城东郭的楚军大营中,几位高级将领围着一位白发苍苍的佝偻老人,愤怒的叫嚷道;“秦军就在城外,却让我们镇压爱国的民众。”
前两个要求倒罢,只是那第三个,又让刚刚好受些的建康帝重新煎熬起来。
而被众星捧月般围着的老人,却形如枯木,神色黯淡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别人问他话也不回答。若不是看他双拳紧攥,众人真要以为他已经睡着了。
“投降……取消国号……并为秦国一部分……”反复嘟囔着这几个关键词,建康帝终于意识到,建国二百二十七年,传帝一十三位的大楚国,终究要亡在自己手里了。
从理性角度说,丞相和一干文官的主张,才是最有利于生民的,然而不甘亡国,不为瓦全的庶民大有人在,他们汹汹躁动,非但已经结成了上万人的抗秦义师,还不断地汇聚在皇宫前请命,请皇帝发放兵器粮秣,支持他们出城作战。
“我等愿追随大将军,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死社稷,留名节!”短暂的沉默后,将军们齐声道……不管心里怎么想,在这时候都得先把态度表出来,就算心里怀着鬼胎,也得过后再说。
他不想再做出任何决定,他觉着自己太累了。说到底,他的韧劲儿来自心存希望,他没有赵无咎那股子即使绝望,也要战斗到底的狠劲儿,一旦看不到一丝希望,他也就没法再坚持下去了。
一有带头,这些所谓的“义军”、“义师”便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的冒了出来。若是寻常时期,此等纷纷擅自成军的状况,决然不能为朝廷所容。然而当此国势危难之时,各支义军皆“大义凛然”,其背后还有主战派将领的暗中支持,全然不惧与官府抗争,官府也自是不敢妄动。
这数月来,局势的发展大大出乎他的预料,在茫茫大水的浸泡下神京城内的水源地纷纷冒溢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