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2章血色炊烟覆天真(1/8)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真假只有在孩童时期,才具备特别的意义,而一旦长大,真假就不再是迫切的需求了。
魏延并没有特别设置什么流民的营地,但是看着骠骑军一路上的扎营方法,也有不少百姓开始学了起来。
不过学归学,流民营地依旧是杂乱就是了。
因为总是有些人,会选择自己什么都不做,等着别人做好。
这些跟着骠骑军走的冀州百姓,或者说是流民,其根本的原因,不是他们觉得骠骑军有多么好,而是他们已经在当地活不下去了!
最开始的时候,五六百流民,结果后面越来越多,现在已经接近了四千,而且似乎数量还在增加!
其实在冀州北部的百姓,其中已经有不少人早早的就跑了,剩下来的都是一些没得跑的……
而在这些没得跑的百姓之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没头脑的。
知识的缺乏,习惯的束缚,使得这些百姓到现在就承受了最大的痛苦。
有一些流民带着家当,但是也有更多的流民什么都没带。
这些流民本性也算不上坏,谈不上蠢,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没有准备好应对暴力能力。
他们已经在大汉秩序之下生存了一两百年,即便偶尔的暴力事件,也都是发生在他们周边,成为他们嘴上的故事。
所以他们心中是没有『暴力』这个选项的,天真的以为依托着大汉律法,社会良俗,他们就可以永远的享受着平静和秩序。
直至浪潮涌动而起之后,他们依旧不肯相信版本已经变化,天下已经动荡。
或许是因为信息的蔽塞,也许是因为思想的顽固,最终也就导致他们要承担如今的痛苦。
魏延分出了一部分的兵卒在维持秩序,并且偶尔会发放一些粮草。
如此一来,摊子虽然铺得大,但还是勉力维系住了局面,让这几千的流民勉强容身下来。
只不过这样的情况,维持不了多久。
在进入冀州之后,魏延搞钱粮,就没有像是在方城一带的大张旗鼓,只是筹到了五六千石粮食就算作罢。但是随着流民数量的增加,这五六千石粮草,加上原来那点底子,一个月都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