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问策(3/4)
这个地方,都不敢有丝毫马虎。
就算是这样的李道宗,晚年也没落个好啊。掰着指头算了算,李道宗今年三十四岁。这个年龄的李道宗,活的如此小心翼翼,真不容易啊。
连打带踢的,李诚给一帮斥候营的兄弟叫起来了:“都收拾收拾,去中军报道。”
一营斥候集结完毕,李诚简单的说明了情况,现在他是崔成任命的代理人,好像李道宗也默认了这一点。加之这段时间的优秀表现,一帮斥候也服气,惟命是从。
赶到中军,这一次没见着李道宗,作为偏师统帅,李道宗到前军去观战了。一个要逃,一个要追,当然不能浪费任何一点时间,就算是知道伤亡会比较大,也会打一打看看。
接待李诚的是个幕僚文人,腰间挂着一把剑,一口关中呛:“辎重后勤人员留下,王爷让李诚认队正,该干啥就去干啥,有事情直接去求见王爷。”这家伙连个名字都不报,说话酸溜溜的。李诚看出来了,被人嫉妒了。
丢下后勤辎重人员,李诚没理会这个文官的废话。带着斥候营的兄弟先去安顿下来。这时候天彻底亮了,再看整个大军营寨,连绵十里,防卫森严。各军营寨人喧马沸,做站前的最后准备。
史书上记载,李道宗派千余骑“逾山袭其后”。李诚目标很明确,找到一条可以越过眼前山区的道路。一千多骑兵能干啥?肯定不能是决定性的力量,李诚判断主要作用是造成唐军主力已经夺了后路的假象,导致正面战场的吐谷浑部溃败。
李诚把牛大贵叫到一旁,说明了这次任务的内容,然后兵分两路,左右查探。同时要求带足干粮,饮水,一人双马,做好在野外宿营的一切准备。
一切准备完毕,离开大营时,唐军营寨内号角齐鸣。各路军马,陆续出营集结,前军当先,已经在山下列阵,防备吐谷浑偷袭。这种堂堂正正的对阵而战,唐军能甩吐谷浑十几条街的。水平差距太大,根本不可能给吐谷浑任何偷袭的机会。
李诚率一组人马往西,半个时辰后,听到身后隐隐的喊杀声。策马登高回望,唐军三路出击,冲击吐谷浑之防线。可惜没有望远镜,看不到具体的情况。
这一片属于祁连山南麓,库山背靠青海湖,河流众多,地形复杂。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