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群英会 8(3/5)
缓步上前,却是先看王家彦。
老头子被他看的莫名其妙,隐隐觉得这穿着箭衣的少年有些眼熟,但无论如何,也是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倒是魏岳淡淡一笑,道:“臣见过太子殿下。”
说罢,就是抢先跪下,然后拉了拉还在发呆的王家彦和冯恺章,轻声道:“眼前这位是皇太子殿下。”
“什么?”
王家彦的嘴里能塞下一个鸭蛋,冯恺章的模样也高明不到哪儿去……哪怕魏岳说眼前的人是李自成,这两人也不会这么吃惊,好歹李闯是流贼,化装来查看燕京城防还有一点说的过去的理由,但皇明太子深更半夜,于此大雪纷飞之时,带着数十甲士在燕京城头,挟弓弄剑,还诛除了一伙来历不明的蒙面巨盗……这个情节,对王家彦来说也实在是太难以接受了一些。
“王卿适才吟的诗很不坏,等明天写了出来,送到端敬殿叫孤收藏着,可成?”
看着发呆的老臣,朱慈烺倒是笑意吟吟,只看着王家彦道:“你不曾见过孤么?”
“老臣并没有在东宫奉职,只是在正旦朝贺时,曾经远远叩拜过太子殿下。”到了此时王家彦终于相信眼前的便是皇太子,只是对答之时,仍然是十分的木讷吃惊,显然是还没有缓过神来。
“卿的名言,孤十分欣赏。”
“臣惭愧……”
“官兵‘剿贼无术,扰民有方。’这是卿在崇祯早年说的吧?时势推移,到了现在这时候,更是映证了王卿当初的话十分有理,但,并不曾有人用心梳爬整理,到了今天,算是悔之晚矣。”
痛骂官兵剿贼无术,扰民有方,这是得罪很多带兵的大臣和地方督抚的实话,也就是王家彦能骂,敢骂,这也是他一生几件最得罪的大事之一,他的科甲排名并不得意,如果不是靠着敢言和硬挺的风骨,又如何能到今天的位置?
当然,有些话朱慈烺也不会实话,眼前这老头,对国事是很用心,是难得的文臣中敢干和肯干实事的,风骨也是不用怀疑。
十七年甲申事变后,不多的殉国名单里,就有眼前这一位王侍郎大人。
所以在品格上,王家彦是信的过的。
既然如此,朱慈烺也不打算把事实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