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立基 5(2/5)
是有茫然失措之感……御极十几年,事事失误,到最后弄到自己差点就在京师殉国,而现在一切都听一个孩童摆布……这样下来,究竟是这个儿子治国,还是自己治国啊………………崇祯十七年的四月初八,在南京城门的一座子城之外,一行五六人的队伍被挡住去路,带队的是一个千总武官,杀的很严整的皮带,带铜钉的皮甲擦的十分精洁,头顶的铜盔也是是擦的雪亮,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虽然腰跨间的腰刀只是寻常的大路货色,也没有披风等物,不过看起来也是十分的庄重威严。
“你们的路引呢?”
将人拦下来之后,这个千总并不出声,只是他身边的亲兵上前吆喝道:“没有路引,一律不得入城!”
“你眼瞎啦?”陈名夏的伴当上前一鞭,虚抽在半空,喝道:“没瞧见我家老爷穿的是什么衣服,戴什么头巾?”
这一行人,便是从淮安赶过来的陈名夏一行,都是风尘仆仆,累的不成模样。从夜里就赶路,还好有大好月色,加上火把亮光,一路上因为天气和暖,行人商队也是不绝于途,所以奔行起来并不困难。
只是临到南京城池之时,被这般拦路,也实在是叫人十分的败光和不舒服,正因如此,陈名夏对自己贴身仆人的无礼言行并不阻止,只是冷眼瞧着对方如何。
况且,按理来说,太祖当年定制,普通百姓,哪怕你是总兵官,出门也非得带路引不可。只有中了秀才,允许仗剑行万里,什么狗屁路引也不需要。
当然,到现在秀才可是没几个带剑的,带折扇的倒是不少。
“看到你们带头巾了……”此时千总过来,按着腰间的腰刀,昂着脸道:“可总不能是个人戴顶头巾,咱们就当诸生老爷待?况且,上头有话,就算是诸生老爷,也要问明籍贯乡里,来南都勾当何事……这是忻城伯和诚意伯并兵部史阁部三个大老爷一起下的令,谁敢不当回事?”
要说南都这边,陈名夏也是来过好几回了,上一次流贼进犯凤阳,离南都不过数百里时,他也正好就在城中。
当时情形是何等危急,南都这里也是松松跨跨,没有什么戒备的样子出来,现在皇帝刚刚驾临,倒是果然与以往不同了。
只是赞赏归赞赏,陈名夏摸摸身上,却是什么凭据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