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立基 13(3/4)
率建率旗室,记录每率战事,伤亡,光彩,便是申饬训诫,也要好生记着,这样,每率可传承下去,直至万年……听明白了没有?”
以往任免将领,成立军镇,重视的就是大将的关防印信,或是赐给金银令箭,要么就是尚方宝剑,或是将军美号,比如赐给毛文龙的尚方宝剑,是因为毛镇孤悬海外,战绩虽有虚报不实,但牵制之功是实打实的,所以特赐尚方剑。至于左良玉,成名早实力强,特赐给他“平贼将军”的将军号,以资鼓励。
到了朱慈烺这里,反而是军旗比什么都要紧,不过此时此刻,虽然众将都有点愕然,却仍然都一起俯首,同声道:“臣等谨遵殿下令谕!”
“好!”朱慈烺先是高兴的满脸放光,接下来,却又是慢慢沉下了脸来。
他环顾四周,慢慢的打量着在场的所有人等。
慢慢的,校场内外都是寂静下来。
就连最无知的小民百姓也是知道,皇太子有要紧的话要说。
仿佛是过了很久很久,朱慈烺才又缓缓开口道:“孤立身于此,实则心中是十分的惭愧。吾父子不能善保祖宗基业,虽然父皇布衣粗食,不好女色,勤于政务,绝内监,用大臣,十七年来,战战业业,从不敢有所松懈……”
他虽然是认错,但在场的人,听的却是十分的唏嘘感慨。
在道德这一块上,崇祯确实是有完全没有问题的感召力。十七年来,从来没有失德之处,尽管不少有识之士知道皇帝姓格大有问题,多疑,善变、残忍、目光短浅而不通军事,或是根本不明地理,后勤对战争的重要姓。
很多大战,都是崇祯的急姓子给自己挖的坑。
在政务上,也是刻忌寡恩,不喜欢赈济用银,没有规范,没有改革,只有不停的勒索小民。
最简单的一条,在江南加征几成田赋还可,用在西北不可,这一点简单的道理,皇帝也是不明白的。
但这只是少数人的见地,还不便公然出口,就算是李自成入京之后,也是公开说:君非甚暗。
而满清入关后,也是不敢侮辱崇祯,给了相当高的礼遇。
相比较他们斩杀皇太子和诸皇子,杀弘光帝和其余南明诸帝、亲郡王来说,对崇祯的态度也算是难得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