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南京 36(4/5)
有这样的经验,他以为,临之以威,再加上严明的军纪,充实的饷银,以后还有荣誉和地位,收服一支军队,应该不是太难的事。
不过,他没有想到,军人一旦曾经为恶,又仍为一个整体的话,痼疾是有多么难改!
刘泽清的淮军,就是已经很难从根子上扭过来了!
只能打散使用,不能复为整体。
而淮上练兵,也只有赤手空拳,自己练出一支强兵出来。
想一想,还是太急了。
练一支有机动姓,空南明国力,在铠甲兵器骡马上都优先装备的强军,在清军与顺军争战之时,出兵抢一个大便宜回来。
现在看看,南明的问题是病入膏肓,这样的政体之下,一时半会的就想振作起来,是自己把古人看的太轻,把事情看的太容易了!
原本的作法,就是不停的挤,善待士卒,但是把刘泽清一脉的将领挤跨,挤走,明明失策还自以为得计,结果弄到现在决裂的地步,其实还是他的责任多一些儿。
一时之间,他只觉悔恨难当,又颇有些惭愧。
只是放眼四看,冯氏兄弟也好,王源等大将也罢,看向他的眼神,也唯有关切和掩饰不住的愤怒罢了!
这对朱慈烺而言,也是十分的欣慰!
“殿下,让臣带兵去剿了他们也罢!”
王源怒道:“给脸不要脸,饷是和六率一样,寸功未立,现在居然敢闹出这等事来?臣只要带三百骑兵,立时就荡平了他们。”
“不成。”李恭在一边摇头道:“这样伤损的就是殿下的脸面。”
“那不剿就不伤了?”
“等会儿。”朱慈烺止住他们的话头,脸上也是若有所悟,问道:“怎么他们是出来闹饷的?”
“是。”高升答道:“听说在淮安时,就欠饷三个月,殿下当时并不曾补饷,到南京后,原说叫户部发两个月的恩饷,这户部一直勒掯着不发……结果就闹出这样的事来。”
“原来如此。”
到南京后,朱慈烺的精力就用在大政改革之上,对手头这一支武力反而关切的少了。
现在看来,也是给了人可乘之机了……朱慈烺冷笑道:“看来,这一次不仅是勋臣和武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