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淮上 1(2/4)
热闹,各地来的外人不知道有多少,这其中“金、皮、彩、挂”的江湖朋友,也实在是多了起来。
人群之中,也有很多南来北往的客商,现在京师一带是没有人敢去,情形不明,不能拎着脑袋赚这个钱,不过清江这里是南北通衢,往河南、山东一带,仍然是有不少商人前往。毕竟虽然也乱,但没有大军过往,一府一州的过境,打听清楚了,运货过去,一翻手的利就比以前多出不少来。
有几个无锡商人,便是做的这等生意。打常州一带收得丝货和布匹,船运了北上,然后打山东再带回当地土物,一来一回,两船货换半船银子是稳当的。
越是乱世,赚这等货运的钱,就越是容易。
若是以往,他们赚这等钱也就是一点儿辛苦小钱。大买卖在山东是在各王府和都督指挥手里头是大头,地方官再一分润,所得就有限了。
在江南,则是大士绅们一直把持着,或收或回,向来都是各州县有名的士绅们联手施为,包括货物价格,船运成本,都是由大士绅们彼此商量了来做,中小商人,也就是从人家嘴里吃剩下来的找补一点儿,养家活口罢了。
现今的情形却不大相同,江北一带,打从镇江到扬州一线,几个渡口全部都派了驻防官兵把守,小队子的官兵严防死守,骑兵四下巡逻,江上还有军队官船……把守的如此严密,一则是要盘查来往行人,看看有没有流贼或东虏的歼细,二来,就是要抽分抽厘!
就是按货物的多少,价值,还有整个商队的规模来抽,一石米抽一百文,一匹布抽两百文,或是按货物总价,一百抽五,童叟无欺。
小商队货物不多,过一个卡子也得抽上几两银子,要是士绅们的大型船队,动辄几十条船一起北上的,这一抽当然是了不得。
正因如此,最近南北贸易大宗的交易就算暂且断绝了,听说江南官绅,正在朝中活动,一定要皇太子取消这劝捐局抽厘的做法,不然的话,可能激出民变来。
淮上这边,却也是丝毫不让。
设卡劝捐,小民百姓就不抽了,土地收成也不抽,就是抽过往商队,取其薄利以助军需国用……道理是说的山响,谁能把这个理给驳回去?
江南再闹,这边也是一个不理,陆上河上,反正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