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淮上 3(2/4)
上!
一等收赋税的时候,这帮家伙就是把额子给包下来,层层转下去,种种祸害百姓的招数那是数不胜数,一亩地一年的正赋一两多银子,这帮混蛋能收到十两!
裁撤光衙役,只留一些算账的夫子和力役,百姓交粮纳税,暂且还没有说法,不过原本的衙役负责的治安和看守人犯的监狱什么的,已经被公安司给全盘接了过来。阎应元虽然是副司正,不过上头也没有派正印官,现在就是他这个负责淮安府两州九县的副司正大权在握,一切大小事物,也都是在他的手中。
阎应元不是善做官的人,一个小小典史,在县里俗称是“四老爷”,其实县令的门政也比四老爷要威分一点儿,他只是善做自己份内的事,所以不论是在江阴,还是在清江,都无非是把自己的事做好罢了。
安抚人心,使得上下和气致祥,也是份内之事。
等他与众人又说笑了一阵,这才带着部下,押着人离开。现在公安司人手其实远远不足,淮安这里十分要紧,阎应元也是带着一百多自己使惯了的部下过来,其余人手,就是在淮安本地人里和刘孔和等诸将的军中,挑选出来的合适人手了。
说合适,也是没办法,只能是挑一些精明又不油滑,本地人中挑老成可靠,名声好的,外地人中,挑机灵一点能办要紧差事的,彼此制衡,目前来说,新人新气象,办事也好,还是对百姓也罢,能做的到客气守礼,不收贿赂,整个清江,也是在他的手中,渐渐变的平安起来。
对阎应元来说,如此,足矣。
临行之时,有几个人影在人群中一闪而过,阎应元瞧着似乎眼熟,不过,对方转瞬就走的老远,既然认不出,也就罢了。
“倒是有点儿象太子?”他这么想着,不过,又是自失一笑。
自己这个小小典史,似乎就是因为剿了江匪一事,名声居然传到太子的耳朵里头,而一纸敕令下来,自己从一个不入流的典史,一下子就成了五品的副司正!
起行的时候,江阴知县和大群佐杂官儿一起送行,众人的那个羡慕劲儿,可就甭提了。
就是知县,以往虽然客气,不过自己毕竟是个佐杂典史,上不得台盘的,到一下子升了官,知县前倨后恭的嘴脸,到现在也可堪回味。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