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广寒糕(1/5)
蒖蒖道:“我想请李食首与尚食局一起向官家进言,有朝会时,御厨做早点送至待漏院,供朝士们取用,尚食局可从旁协助,食物的烹饪、传送等皆可帮手。”
李大鸿一惊:“朝士那么多人,谈何容易!”
他的问题蒖蒖早已考虑过,此刻从容答道:“待漏院不便开火,早点目前暂定为糕饼之类,配以御厨中煮好的羹汤。这些食物可大批制作,御厨有四百余人,完全能应对朝士所需。”
见李大鸿皱眉不言,蒖蒖旋即又道,“我已向裴尚食提议,她亦觉得此事若实施,受益者甚多,尤其是家中无足够人手兼顾每一餐的青年官吏……听说,这些年李食首请名家悉心栽培,如今令郎写得一手好字,进入书院做了祗候,也会经常参加大朝会吧?只是李食首长年在御厨做事,不知令郎吃过几回父亲做的早膳?”
李大鸿重重地叹了口气:“既做了这天家的差事,我十天半月才得回一趟家,回家反而不常做饭。他长到二十多岁,统共就没吃过几回我做的饭菜。”
“所以,若能借此机会让令郎尝到父亲做的膳食,于他也是一种安慰吧。”蒖蒖道,“何况,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李食首将爱子之心化为厨艺,精心烹制早点,令所有寒门出身的官吏皆受益,也是莫大功德。”
李大鸿回去思量一番,又与御厨及御膳所相关主管商议,得到了许多子侄辈皆朝士或读书人的主管认可,觉得此举虽然加多了些工作,但确实可令广大朝士受益,是一件大好事。
于是御厨与尚食局联合向皇帝进言,提出这个建议。皇帝亦觉可行,命有司讨论。三司认为此举花费在可接受范围内,为朝士们解决了一部分后顾之忧,可令官吏们更专注于国事,而这种不时施与他们的点滴恩泽,亦会潜移默化地增加他们对朝廷的归属感,可以实行。台谏官员也是赞同者多,并无多少反对意见,却不料,最固执的反对者却是皇帝的师傅、参知政事沈瀚。
沈瀚在朝堂上对着皇帝振臂扬声,忿忿道:“四更东方未明,玉漏犹滴,宰执及众臣已纷纷手持灯笼而来,聚于宫门外成火城盛况,蔚为壮观。煌煌火城,双阙连甍,彰显天家威仪,百姓望之,莫不拜服。而宫门开启前,宰执于待漏院中,或静思进贤人、斥奸佞、安天下之大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