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装了逼还想走?(4/6)
隋,相互定下过誓约。当年你为莫何可汗征讨之时,也曾经亲自上书请附,奈何一转身就把这一切忘记了?”
易风自案上取下一道奏折,首先递给了御史大夫刘文静。
这才是大国与小国之间战争的正常态势,光是这种实力的压制,就足以决定最终结果了。
枢密院不少将帅们对于皇帝的这一决定有些意外,倒是政事堂诸相们对于这一结果很满意。
中华门前,李靖亲自押送着达头可汗等大小共百余突厥贵族头领将军们,达头跪在囚车之中,被推到了皇帝面前。
不过御史台压着,不代表着就真的不能达于天听,特务司有监察百官之职,他们可是直属于皇帝的。
献俘仪式在洛阳紫微宫的正南门举行,正南门原称则天门,正式迁都洛阳之后,皇帝钦定为中华门,成为朝廷举行重大国事庆典与外交活动的重要场所。
“朝廷已经灭亡突厥,在草原上建立新的秩序,这个时候正好回师辽东,一举灭亡平定高句丽啊,为何却要答应高句丽的求和?”韩僧寿率先发问。
这座恢弘的中华门,是由一座门楼、垛楼和东西阙楼以及相互之间的廓庑为一体的门字形巨大建筑群。中华门上有两重观,上写紫微观,左右连阙中间以廊庑相连,宛若空中楼阁,城门东西宽六十六丈,比后世的北京紫禁城午门更大,是天安门进深的将近三倍。其中阙高一百二十尺,这座恢弘的城楼差多相当于后世十几层的高楼,比北京天安门更高。中华门一侧三出阙,两侧共六阙,城楼上两重观,这是古代都城宫城正门的最高礼制,两重观、天子三出阙,一切都是天子享用的最高礼制。
“军事是为政治服务,军事上的胜利,得转化为政治上的收益。”易风望着宰执们缓缓道,“如今大隋周边形势一片大好,这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眼下该是暂时休养军队,而加强民生建设之时了。有外功,咱们还得有内功,军事强还得有宣强的民政,民富才能真正的国强。连续多年的征战,也是时候让将士们暂时解甲还乡,享受一下他们拼命换回来的这大好太平时光。眼下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各省的省级考试去年秋天就已经出来了,全国二十余省加上五个都城府,共录取了一千八百名举人,如今众举子都齐聚京师,准备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