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刺杀道衍(5/8)
之期终究应该放眼全局,决胜战场,一城一地之失,实在不该如此在意。
“本王有先生襄助,实是上天注定本王必取朱允炆小儿而代之!”朱棣很快改了口,同样是宿命论,这回却是乐观积极了很多。
道衍微微一笑,他对朱棣左右摇摆的宿命论感到很满意。世人所谓宿命,实则是对自己的一种安慰和催眠而已,熟读佛经的道衍对这个已经看得很透彻了。
“萧凡跑便跑了,这次算他命大,下次战场相遇,王爷万钧压顶,横扫千军,萧凡纵再有小聪明,难道算计得了王爷十万雄兵?王爷下一步该做的,便是加快速度囤积粮草,艹练军士,联合诸王,更重要的是,将朵颜三卫牢牢握在手里,以供王爷驱使,如此,大事可定矣!”
****************************************************出了偏殿,深夜的寒风令道衍情不自禁打了个哆嗦。
浩瀚夜空,无极无尽,神秘莫测,一如现在难辨的局势。
这条路能一直走下去吗?能走多远?他所追随的明主能否登上九五之位?他的毕生抱负能不能实现?
太多疑惑萦绕在道衍心间,虽落发为释道弟子,然而他也只是个凡人,他渐渐感到了心力交瘁。
春来秋去,几番寒暑,不知不觉,从洪武十八年初识燕王,到如今已整整十三个年头,这些年道衍为朱棣出谋划策,治军管民,辅佐尽以全力,好不容易盼到先帝驾崩,王爷可以大展抱负,然而此时此刻,他却好象突然才发现,原来自己已经老了。
道衍确实老了。
他生于前元至元十五年,比朱元璋只小七岁,今年已是六十四岁了。
六十四岁,正是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花甲之年,而他道衍,却仍在为自己和明主的抱负奔波劳累,这两年来,由于萧凡的出现,他和朱棣屡遭打击,备受耻辱,常常被萧凡算计得手忙脚乱,疲于应付,他越来越觉得自己力不从心。
子曰: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四岁的道衍却仿佛忽略了这句话,他到现在还不知天命,或者说,他不愿顺天命。
他的命运应该由自己决定,这是他所有抱负的源动力。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