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9 传统(3/4)
斯普林菲尔德才多少人哦,三万出头而已,这可是美国的工业中心。
“百年之后的事我管不着,我比较关心的是人才,你说得对,有了一所学校,我可以随心所欲的培养我想要的人才,他们毕业之后可以直接进入标准石油为我工作,而且投资学校还可以盈利,为什么不做呢?”洛克菲勒现在思想还不够高尚,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
其实在美国的慈善史上,洛克菲勒也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但那要到1897年,洛克菲勒将工作重心从商业上解脱出来之后。
洛克菲勒一生捐赠了大约五亿五千万美元,这个五亿五千万可不是二十一世纪的五亿五千万,如果按照二十一世纪的美元购买力类比,这笔钱要翻七十倍左右。
美国的精英教育大多是私立教育,最近几年美国的公立教育刚刚开始,康奈尔大学是美国政府的一个尝试,这是第一所公私合营的高等院校。
私立教育有一个重要特点是收费昂贵,所以教育一直是富裕阶层才能享受到的特权,在捐赠还没有成为学校的主要收入之前,学费是这些学校得以生存下去的重要原因。
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和哈佛大学一样拥有3000万美元的投资基金,李牧现在已经确定,丹尼尔?德鲁之所以财大气粗,就是因为丹尼尔?德鲁争取到了哈佛大学的投资。
很令人郁闷的一个事实,虽然李牧在骏马实验室成功之后拒绝了和哈佛的合作,但李牧现在无法拒绝哈佛的投资,这是生意的一部分。
“不管你怎样想,只要结果是对的就行,相信我,这会成为你将来最得意的一项投资。”李牧不管洛克菲勒怎么想,只要有人投资教育,不让李牧看上去那么另类就行。
拉上洛克菲勒也是无奈,李牧毕竟是华人,做事要考虑更多,李牧已经决定将斯普林菲尔德理工学院定位为华人院校,到时候招收的主要对象将会是华人,如果没有其他人跳出来分散注意力,这个决定肯定会被社会诟病,而李牧不想因此成为众矢之的,所以鼓动洛克菲勒建设一所石油方面的院校,是李牧计划的一部分。
当然了,李牧还有备用计划,如果洛克菲勒这里行不通,那么李牧会去鼓动卡内基成立钢铁大学,想必卡内基不会拒绝李牧的建议。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