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大兵压境(1/5)
杨秋池现在共有二十二万大军,根据前期作战情况,进城后他重新进行了整编,组成六个集团军,每个军下辖三个师,总共十八个师。每个军都由传统步兵、重甲骑兵、轻骑兵、火炮兵、火铳兵、工程兵、后勤保障兵等混合兵种组成,而且,都是配备了一定数量的老套筒骑兵、马克沁重机枪射手、炸药火炮(当然,弹药由杨秋池自己根据作战需要,战前亲自统一调配)。这样组成的每支集团军,都能独当一面,进可攻,退可守。
他对各级军官根据战功重新进行了调配,将六个集团军中装备最精良的一支由自己亲自率领,作为嫡系部队驻守京城,任命李定国为军师(总参谋长),负责作战计划制定以及各集团军平时军事训练的部署和督导。任命龙炳、阿杏妮、武麒、刘勇、马凌羽这五个能征善战跟随自己的铁杆亲信分别担任其余五个集团军的军长(副总兵),将这五个集团军驻扎在山海关南下通道上,掐断李自成难逃的通道。同时准备迎击多尔衮清军南下。
杨秋池的大将军府设在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的设置类似于一般衙门,只是,它由五部分组成,分中左右前后五个都督府。现在大明放眼天下,已经没多少成建制的军队了,真正具有大规模建制的军队,就他这二十二万新军。所以,没人敢和他一起住进这都督府里。这样,偌大的都督府实际上就全成了杨秋池的了。
只不过,这五军都督府是各自独立并列的五个大衙门院落,他一家人也住不完,所以,杨秋池将自己的办公地点和住处设在最靠近皇城承天门的中军都督府。其他四个都督府全部改成了武器制造局,这样,也方便自己配置武器。
原先的京营兵已经在与李自成的作战中消耗殆尽,所以。杨秋池将自己驻扎京城的嫡系集团军中最精锐地老套筒骑兵团留了一支做自己中军都督府护卫之外,其余都布置在了皇城四周,担任皇家警戒。这让袁贵妃为首的皇族感激涕零。更赢得了满朝文武的交口称赞。
由于皇上没了,大部分大臣尤其是一众武将不同意太子即位,朝中最高权力出现了真空,而繁杂的政务必须要人料理。袁贵妃和杨秋池商量之后,下懿旨指定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的内阁辅臣范景文。率同户部尚书倪元璐和大理寺卿凌义渠,三人暂代理朝中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