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蜜月期间的合作(1/4)
在市场未饱和之前,厂家不能控制经销商,反而让经销商控制,那简直是对张恪管理能力的侮辱,在市场趋向饱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品牌优势,也是最终控制市场的最重要因素,经销商永远只会是整个市场行为中的一环。
仅东海省每年就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中高档文化用纸,新光造纸厂的产能还远远无法弥补东海省的市场缺口。张恪还需要担心谢晚山会拿销售渠道来要挟自己?与谢晚山谈崩,还可以找盛鑫合作,除了盛鑫之外,中高档文化用纸的市场现状也会让省内其他大经销商心动。经销商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市场,但最终的决定因素还是市场与利润。
海泰与嘉信的合并正式启动了,谢晚山亲自担任总经理,蔡绯娟调回省城,代表海裕出任副总经理,周游主动要求留在海州,负责海州的分公司。
※ ※ ※
人员调整与裁并是公司重组中最头疼的问题,由锦湖公司接受绝大部分的裁退员工,为海泰贸易节约数十万的裁员成本。
宋培明不同于周复,首先他认为海裕公司不会因为一张不足两千万额度的信用证陷入绝境。不要说省政法委书记徐学平了,就是他宋培明硬着头皮,也能从银行搞来两千万地贷款。到时候就算徐学平不出面,海州市愿意出面帮忙解决问题地人也不会没有,根本不需要担心。宋培明的性恪也少有保守地成分,不然也不可能成为海州市最年轻的一批正处级,锦湖公司对新光造纸厂的经营手段,让他隐隐约约地看到一种前所未见的模式,并不是单纯的承包经营,看到区内其他困难企业摆脱现状的希望。
在此之前,新厂在国内购卖小批量原料纸浆成功的进行了试运行。
12月16日,价值一千八百余万元的原料纸浆越洋抵达海州港,经过海关验查,只需要简单交换单证,就可以直接运抵新光造纸厂位于南郊工业园区的新厂仓库。
“张恪坚决要求这样,不然就换总经销商,海州的分公司为此准备了几百万资金来中转。怎么了,张恪没跟你提起这事?”
“你是不是过于担心了一些?”宋培明看了周复一眼,“信用证是海裕公司开出的,哪个环节出现问题,最大的风险也是海裕担着,你担心什么?”
宋培明内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