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各自的打算(3/4)
桥的饮食广场。做餐饮既讲究地段,又讲究集中,黄金地段挤进地餐饮越多,生意会越火爆,整个海州市区八十万人口,只有前门这一处不足四平方公里的商贸区,这里形成海州市最密集的商业人流,餐饮店想挤入前门,代价太高,何况前门更适合快餐类餐饮的发展。中高档餐饮反而不能挤进前门,那会显得太拥挤,还有比紧挨前门的四凤桥更适合的区域?
造纸厂营利四六分成,新厂那边刚刚投产,有个屁盈利,宋培明当然是在打老厂租金的主意。
邵至刚负责饮食广场项目,而且会在新的运营公司里占40的股份,自然更希望宜早不宜迟,但是他能理智的看待问题,城南区占用资金,对造纸厂是极为不利的。要不是给逼得没办法,哪有企业给政府占用资金的道理,何况锦湖背后的人物,轻轻的将宋培明掐掉,都不带声响的。
许思的想法要单纯一些,或许在座众人中,她的工作经验最不足,但是她才是无条件支持张恪的人,内心也想维持普通职工的利益,特别是她母亲以临时工的身份进入造纸厂工作,她更希望造纸厂能获得稳定的发展。
造纸厂产生收益了吗?
张恪手顶着额头,将眼睛也遮住了,要是别人将他的手掰开,就可以看见他的眼睛都是笑意。
新光造纸厂问题拖了一年。没有人想到老厂其实是块宝地,窗户纸一捅即破,每个人都能想出其中的好处来。
邵至刚有稍稍的失落,毕竟项目要拖到明年开春,对他有些不利,但是有更充分的时间,也未尝不是一样好事。
城南区政府支持上马饮食广场项目,王岐江没有理由不支持。没有理由反对,难道他不会暗中使绊?
蒋薇也觉得很诧异,她与周复的想法很接近,在她的观点里,新厂那边才算锦湖公司的主业,饮食广场反正是嘴里的肥肉,什么时候吃还不是一个吃?但不能影响主业。但是她又明白宋培明为什么这么急迫,所以有些摇摆不定。
信用证的周转期只剩下两个月没到,新厂还刚刚投产,周复听到邵至刚的话,还以为能拿六百万的租金缓冲一下,没想到宋培明早就在打这笔钱的主意。要不是张恪手顶着额头一付为难的样子,周复可顾不上与宋培明私人之间的交情,首先会提出反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