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留一点悬念(2/4)
时候才说,过几天是几天?护照办得下来?”张知非撇撇嘴,“怎么好久没在锦湖看见许思,你将她藏哪里去了?”
爱达资金链如此脆弱,有必要在分公司的大门与厂前区的道路花这么多钱,还对临近主干道的办公楼外层进行重新装潢?
“万勇都调到新泰了,事情都过去了,还有什么好说的?”张恪摇了摇头,可不想将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再拿出来说一遍,“我们盯着别人,别人也盯着我们,特别我们想与别人不同,就更加要如履薄冰,不然扑上来咬我们的人可不是一个两个。”
“呵呵,”张恪知道小叔还想给张奕机会,毕竟是一家人,看他日后表现再说,笑着说。“大伯在东社还能帮他遮拦些麻烦,总比在海州市做出什么事情让我们大义灭亲的强……”
“节约一些花?”张恪不晓得小叔要说什么。
※ ※ ※
但是一直到九八年,国内城市住房制度一直实行双轨制,国有企事业员工与公务人员都享受分房的福利,当时更没有按揭贷款一说,民间积累财富程度尚不足给开发商与某些利益阶层剥夺,商品房市场没有得到多少发展,任何在九七、九八年,某些开发激进的地市,出现商品房价格大幅下降的情形。就张所知,海州市开发的商品住宅曾一度降到五百每平方米地低价。
“就是这个……”张知非朝爱达子公司正在施工的门庭与道路呶呶嘴。
所谓地工地,自然是爱达的工地。
房地产的真正机会还要等到四五年之后,现在做安置房府的指导意见下实施,利润虽然不高,但是有所保证。将一千万投到安置房项目里,利润率甚至没有九五年的银行贷款利率高,但是有些事情必须要有去做。
张恪笑了笑,说道:“就算勉强能撑住,也会很辛苦,之前的资金结算,是以十天为一次,请来的财务、会计差点都要炒我的鱿鱼,有了海裕的三千万,算是缓了一口气……”
“什么?”张知非不可置信的问,“怎么叫再过一两个月,全国的媒体就会蜂拥而至?爱达今年再火,勉强挤上电子百强榜就不错了,怎么可能吸引全国的媒体蜂拥而至?”
“真是奢侈,要没有海裕再往爱达投三千万,爱达的现金能扛得住这样的消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