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未雨绸缪(3/4)
的净资产就敢在海州市接各类大型工程,这次又借城规设计院、海建等国有企事业单位退资撤股之机,完全控制宏远。净资产那只是在向银行贷款时会发生作用,这么好的资源平台,别人拿三千万出来,他还不一定高兴卖掉。
旁人很难想象张恪与徐学平一家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张知非问道:“海裕这次向爱达投三千万,分去多少股份?”
不管张亚平多重视影碟机产业的迅猛发展,张恪相信他也预料不到影碟机整机组装产能会在九六年春节前期突然暴涨导致机芯断货,张恪也相信他也预料不到基于第一代解码板技术的三星影碟机会这么快退出市场,使得三星向外供应的机芯也很快给市场淘汰。
许思的存在见不得光,张知非见张恪处理得比谁都老练,就没有再说什么。
张恪相信张亚平预料不到三四个月后,飞利浦的机芯会这么紧俏,紧俏到甚至制约国内影碟机产业的发展。
之前,张恪做了许多事情,张知非都看在眼里,比如说筹建锦湖,但是他还在并购案之后才略知锦湖的价值,张知非羡慕的说:“你在锦湖占了三成股,就抵小叔我十年辛苦,我把宏远拿出去卖,也卖不到三千万。”
“锦湖的暴光率越来越高,她大概也不合适再留在海州,你邀请我去香港玩,邀请得这么虚伪……”
张恪的事情,张知非比他爸张知行了解的还全面,也最清楚徐学平直接支持的不是别人,就是张恪,可以说张恪才是这个市里与省里联系的核心。最初还是张知非拿给张恪十二万替许思还掉新丰集团的欠款,谢晚晴没到海州来之前,就是许思替张恪撑着公司,不需要张恪明说,张知非就知道他跟许思之间的关系不同寻常。
此前就在七月初爱达电子的第一次产品发布会上,张恪见过这个日后将掌握着国内影碟机产业命脉地重要人物,飞利浦在国内的机芯生产基地,曾一度控制着国内80的机芯供应量,在机芯供应紧俏的时候,张亚平就决定着国内影碟机制造商的命运,明年春节后,第一代解码板技术基本被淘汰出局,基于第二代解码板技术的飞利浦就成为影碟机核心元器件机芯最主要供应商。
七月初,国内的市场给三星、先锋推出的影碟机占据绝大部分地份额,万燕陷入资金紧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