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要争时间(2/4)
之前实行低价货币拆迁政策,眼下,低价货策拆迁的政策没有变,但是以“低进低出”的政策作为重要补充,即低廉的拆迁价格,也保证有足够量的低廉安置房向拆迁户供应,这一举措,极大的缓解了因拆迁带来的社会矛盾;对安置房的承建单位宏远实业,也给予一定的市政补贴,在贷款问题,市里也向各家银行打招呼。
九十年代,各个地区对中古建筑群的保护都很难到位,除了保护的意识跟不上之外,地方财政缺乏足够的资金也很重要的原因,而且地方政府因为体制的问题,存在某种程度的短视:既然无力保护修缮,那就拆除重建好了,留给后任处置,大概会显得自己很无能吧?
当时的用意是为了托沙田的地价,同时也吸引像锦城地产这样的地产商直接在街市附近拿地,将沙田旧城改造的步骤人为的分成东西两片。当时倒是蛮期待锦城地产会陷在那里。没想到赵锦荣后来与周富明勾搭上,直接促使沙田前街拓宽工程的迅速上马,使得锦城地这个项目在市政工程的配合下看来非常的欣欣向荣。
张恪将棋馆的那张图摆到许鸿伯的面前,说道:“许老师总不能一直借用道观的地方,这地方不错,修缮之后就给棋院用,还要麻烦许老师多费心……”
目前已经完成两组团十八栋住宅楼的建设,由于许多三代或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在拆迁安置过程中分家自立,六百多套中小套住宅,仅能安置不足三百户的拆迁家庭,仅安置沙田西片的拆迁户,就足以让宏远新村形成一个大型的社区。
市里暂缓对沙田东片的拆迁,主要是因为西片的大规模拆迁引起一些社会矛盾,对原建筑群保护上的考虑很少,唐学谦正催促张知非加大宏远新村安置房的建设进度。
此时阻止地产商向沙田东片伸手,也是防止九七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对海州市的商业地产造成太大的打击。摊子铺得太大。会让进度更加的缓慢,仅仅沙田西片已经放出去的一千亩商业用地,想在两三年间全部开发完成,都没有太大的可能。
锦湖在丹井巷的两处物业,当初还是托邵至刚挑的,当时锦湖地资金有限,两处宅子加起来也就五六百平米,其结构复杂程度,还不及棋馆的一半,但是适宜改造成住所。
这么说,将沙田东片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