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园林文物局(1/4)
城南区在宋培明当上区委书记之后,经济上提速极大,九四年,辖区内工业生产总值才十二个亿,九五年,突破二十三个亿,增加了近一倍。在市辖五区里,从排名最末一下子超过新东区、北关区,次于西城区与开发区。也是因为城南区九五年的突出表现,使得海州市的经济增速首先追上全省的平均水平。
文物局捅出这么大的事情,就算有三名党组人员免于刑责,党内处分也是少不了的,也会尽快地安排他们退下来或调离文物局,所以在干部编制上不存在什么问题,与园林管理处合并之后,也没有谁会站出来争主导权。
这个问题,唐学谦也没有提前跟周富明沟通,看上去像他的灵机一动,周富明却怀疑唐学谦在将他的军,即使觉得唐学谦的思路很不错,心思也不是很畅快,却没有想到他也是贸然就提出文物局局长后续人选的问题。
张恪丝毫没有限制其他影碟机整机组装厂商从这条供应裢采购零部件的意思,不仅作为供应商的新元模具厂的厂长丁文祥难以理解,苏津东也很难理解。
唐将园林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放到一个部门,对保护沙田东片建筑群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可以精简机构。
这个问题。周富明也没有跟唐学谦事先沟通,在临时召开的市委会议上,就直接提出文物局长人选地问题。
这是个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时代,宋培明摆平新光造纸厂的问题之后,表现也真是抢眼,何况他还提出九六年工业生产总值再翻一番的目标,周富明虽然觉得宋培明不再是他的人,也无法拒绝给他加权。
通常来说,委大于局,从建委副主任的位子上调去当园林文物园当副局长,有左迁的味道。更何况黄柱全原来分管的那块是个肥缺,肥缺空下来,跑到园林文物局分管的又是油水最寡的那块,当然没有反对声音,也没有人会有太多的联想。
两个机构简并的事情确定下来,园林文物局的几个位子自然变得微妙起来。张恪也没有精力去关注其中的细节,总之有些关键的事情,会有人站出来代替唐学谦发达意见,将事情推动着往前走,最终各方面平衡的结果,也是各个当事人自身的努力,原园林管理处的处长周健提名当局长,建委副主任黄柱全调到园林文物局当副局长,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