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宏大的前程(3/6)
资产,而且张恪之前也答应过宋培明,春节之后会正式考虑收购新光造纸厂的事情,动用的资金会相对庞大,现在就要列下财务规划之中。
“九七年下半年,影碟机产业将迎来群鳄绞杀的血腥时代……”张恪很平静的看着在座的各位,“这一点似乎很难避免,在今天,就是要大家考虑一年半之后要面临的情况……”
其实这并不罕见,只是有些并购案例、合资案例将这一目的隐藏得很深。
孙静檬倒是非正式地邀请过张恪、许思参加她的生日宴会,张恪倒也有一点牺牲色相的觉悟。
蒋薇继续介绍道:“……香港公司除了为爱达电子地实际控制人,也是与ti公司目前最重要的合作伙伴,目前爱达电子的电板,香港公司与ti公司的协议结算价格为香港市场裸机价的60,国内市场行价48。香港公司目前仅此一项业务,九六年一月,当月赢余为一千八百六十七万港币;一月份,爱达电子共售出影碟机8万台,销售总额25亿,无应收款项,扣除生产、营运支出,利润为八千七百余万,据市场部预测,九六年上半年,爱达电子的赢利水平不会低于此数……”
除了香港公司与ti的那份协议,爱达电子与飞利浦的机芯供应协议,也可以说让爱达电子分享了前期的垄断暴利。
现在离正式的工作时间还有近一个小时,张恪开车刚进停车场,苏津东就开车过来了。
合资公司是偏研究型的科技公司,要发展,除了依赖ti的技术基础,还要依托高等院所的科研力量,合资公司没有选择进入益隆镇东南的电子工业园区,而是在海州大学东侧拿下一块地,投资建设合资公司的本部与研发基地。
张恪与苏津东他们在厂区里碰到头,说道:“走吧,开会去,今天开会地时间会比较长,大家先把自己今天手里的事都推掉,无法推掉的事情都请其他人代理。”
九十年代中期,国内的企业并购案并不太多,已发生的并购案例中,多为产能扩张、市场占有为目的,鲸食技术储备的并购案例或许存在,只有很少有见诸报端。
张恪最后笑着问大家:“什么时候,爱达能成为中国的飞利浦、中国的ti?到时候,大家跑到地方上,那些地方大员,市长、市委书记们,就应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