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宏大的前程(4/6)
该是他们向在座的各位尊酒、问寒问暖了。”
陶行健十一月初到爱达电子,还没有享受到期权奖励,他知道哪怕1的期权奖励都是一笔相当庞大的财富,这时也正式确认张恪才电子真正的控制人,实际难以想象,他如此年轻,竟然掌握如此巨大的财富,有些人的人生实在羡慕不来。自从他被迅速接纳到这个最高级别地团队中来,也就陆续知道锦湖、爱达这一年半多一点的时间里的创业奇迹。
张恪说道:“通报财务情况,不是让大家尽情去买名车、住豪宅的,而是要大家心里有数,爱达电子在财务上能够支撑更庞大的计划。市场部做的盈利预测,是根据飞利浦上海工厂的产能推算出来的,在飞利浦二期工厂投产之后,由于机芯供应的充足,国内的整机组装产能会陡然上一个新台阶,竞争将逐渐的激烈起来,但是只要市场部做好准备,生产上也做好准备,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诉大家,一直到九七年中,爱达电子的盈利水平都不会下降。”
※ ※ ※
丁槐、鲁庆生、周游、陶行健、蒋薇等人都不约而同的提前赶了过来,也难怪,张恪今天清晨通知他们到会。哪里会有懈怠?
这对周游也是件头疼的事情。张恪要将陶行健抽走。
另外也考虑要如何去推动海州电子工业基础的发展,这是爱达成长必不可少的土壤。
张恪说道:“不错,因为发达国家的录像机普及率相当高,而目前的vcd影碟机,在技术上,并没有比录像机优越的地方,vcd影碟机不可能在发达国家淘汰录像机,只在新兴的、录像机还没有普及的国家有市场,所以许多国外制造业巨头,都忽视了这个市场,这才有了我们的机会。但是目前国外正研制的,是可以淘汰录像机、vcd影碟机的替代产品,到时候我们将直接面临国际制造巨头的竞争,仅仅靠市场化运作,而没有核心的技术竞争力,是不可能跟这些国际制造巨头直接抗衡量的,发展我们自己的专利技术,进入上游产业链是我们必须要走一条路,除非我们捞一把就走,不管爱达电子几年之后的死活……发展技术,仅靠我们自身招聘研究人员,与国外巨头合资组建科技公司是远远不够的,首先我们的技术基础相对薄弱,比起那些国际巨头长达数十年的技术积累,更是不堪相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