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先解决正泰集团(1/4)
国有企业产权改制渐渐拉开序幕,国家要求产权转让价格不得低于企业的净资产,私人投资者往往会千方百计的在资产评估阶段压低国有企业的净资产值,然后以净资产值收购,谢剑南完全相信锦湖有能力以最低的价格从城南区手里收购新光造纸厂新厂的全部资产,即使将收购价压到一千万以下都不会让人觉得奇怪。
徐学平还没有意识到形势迫切到两年之后就会出大问题,九个县两年投入六个亿营林,规模大又分散,难度自然极大,从而带来极高的投资风险,听张恪解释说,后期投资规模更加庞大的制浆项目将是一个诱饵,诱使地方政府高度重视营林工作,积极的支持与配合营林工作。
张恪下午、晚上看了一些资料,这个计划在他脑海里也更加的清晰,在书房里与徐学平聊了很久,等吃过晚晴起来给他们煮的汤圆之后才去睡觉。
※ ※ ※
谢剑南握着镀金的话筒。这个复古式的电话筒跟黄金骨头似的。不晓得发生什么事情,新光造纸厂地并购方案要自己参与?当初谢剑南主张利用家族基金的并购条件从谢晚晴手里收购锦湖30的股份,但是事情过了之后。他的精力就集中在海泰的家电连锁事业上,而且锦湖地运营一向相当出色,在运营方针上也没有丝毫的问题。谢家只看到谢晚晴的努力,从这一点上,谢晚晴经营地才能表露无疑,想到当初维护谢瞻、谢晚山,而将谢晚晴挤出家族的核心圈,未尝不是大的损失。
“你怎么站在门口?”
“单梅将新光造纸厂新厂的并购方案传了回来,你过来看一看……”
谢剑南知道他二叔主意已定,国内的机会这么多,死缠烂打绝不是二叔的风格,将他跟他老子叫过来,是因为去年他们最坚持要从谢晚晴手里收购锦湖的股份,这无疑是次警告。
3月8日下午,谢剑南望着落地窗外的晚霞,心情有些烦燥。他刚跟陈静通过电话,陈静电话透露她不想到海泰工作的意愿,即使她父亲陈家善投资海泰。她也不想到海泰来工作。
“等着帮你捧文件……”谢剑南伸手装着无意地从她胸前插过来,抓起上面一叠文件的同时,手背插过她地胸部,瞥着她微红的俏脸,装作无知的推门走进谢汉靖的办公室,他老子谢汉明也在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