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角力(1/4)
林纸一体化是大产业循环,国内先天不足,国内提及这个概念也近十年,也发展了近十年,但是根本不成气候,新光纸业要迎难而上,难度却出乎意料的大。
张恪今天不出席,只是不想给市里的这些人太强烈的刺|激。纸上数据比较虚化一些,张恪真要坐在这里,周富明、陆溢光这些经过大半辈子挣扎才爬到此高位的人,心里铁定别扭死,更不用说,张知行在这里也没有随便说话的权利。就张恪来说,既然站了出来,自然不甘心再在周富明、陆溢光这些人面前继续装孙子,所以无论是讨价还价也罢,商量合议也罢,还是让别人在中间传话最好。
即使爱达电子有着极高的赢利能力。但是不会欠债的公司永远算不上是一家好公司,这时候也应该尽可能的利用中长期的银行贷款稳定公司的财务结构。
陆溢光没有再多说什么,周富明见蔡绯娟代表锦湖给予承诺,说道:“大家都没有反对意见?那新光纸业提出地一揽子解决方案算是原则上通过,”又侧头问唐学谦。“具体的事情是不是都交给分管改制的副市长方宏清负责协调?”
还剩下的十一家造纸厂分属不同的区县,让方宏清出面协调,其实就是让市里统一牵头处置此事。也方便事情迅速解决,周富明这么建议,倒不是拖后腿。
※ ※ ※
“新光纸业三四年间会不断的追加投资?”周富明问道。
周游知道自己在信口胡言,这份项目书目前只有营造混生型速丰林的一环稍有可执行性,其后的四五十亿规模的制浆项目,资金来源都没有说明,只是空许了一个天大的甜饼让大家去争。虽然对造纸工业园虽有个中期的发展规划,但是规模远比别人想象的小,造纸工业园的产量要达到与营林、制浆项目相匹配的程度,至少还要投进去二三十亿,加上制浆项目的钱,从哪里筹去?
爱达电子与省发展银行谈的那笔贷款。省里或许会直接干预一下,最终会通过锦湖流入新光纸业,从爱达电子的账面上。爱达电子并不缺钱,缺钱的只是新光纸业而已。
郁萍帮两人沏了茶水再走出去安排晚饭,周富明对张晓健说:“市里还有几个人会惟我马首是瞻?”
周富明举起第三份文件。那本新光纸业的林纸一体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