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许思的存在(2/4)
这个疑点之外,他实在找不到可以质疑的地方。锦湖与海州市政府最大的关联。就是承包经营海州市大小国有造纸厂十二家,承包期间对这十二家造纸厂进行技术改造……所有地交易都是合乎国家政策,就是附录还没有实施的一揽子并购案,也完全找不到质疑的地方;至于爱达电子的成功,那完全是商业上的奇迹。陈益新也注意到一点,许思之所以能移民香港。与叶家又有密切地关系,他决定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下去,听说这个女人是个很迷倒众生的绝色,只要不违法乱纪,诡异一点,又有什么不可以?十八岁地少年手握亿万财富。这本身就是很难消化的事实。
“什么乱七八糟的关系?”张知行一下子还没有听明白朱小军与许思有什么关系,“这两年,你接触什么人,我跟你妈都没有过问过……”
“认识……”
有一个很敏感的人物,陈益新对她也很感兴趣,许思的存在本来就容易引起很多的联想。作为唐学谦案、丁向山案的关键人物,她最终免于刑事起诉,跟徐学平有着很大的关系,先后担任锦湖、越秀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之后又移民香港。
张知行倒不是那么好糊弄,许思的事情不会这么简单,但是事情已经到这一地步,也没有纠缠下去的必要,张恪早就独立的为他自己的事情做决定,他轻轻的叹了一口气,说道:“你要知道分寸,有些事物,你不要以为打碎了还可以恢复原样,要珍惜。”
关于海裕公司的匿名材料,陈益新也看到过一些,因为涉及到徐学平,匿名材料是不会正式立案调查的,不过处在他的位置上,永远比一般知道更多的内幕。在海裕公司的问题上,他知道徐学平是节制的,这一点,徐学平比其他党政领导干部要好得多。徐学平之子创办海裕公司是在徐学平到东海省就任之前的事情,也不能完全拿回避原则去套这件事。
张恪侧头看着车窗外的车海灯河,说道:“九四年夏天的案子早就过去了,除了关在牢里的那几个人,只怕没有人还会想起许思吧。”张自欺欺人的说着。
张恪感觉到陆文夫已经知道报备材料的内容,虽然作为密级材料报备,这些手段通天的人物,总能知道他们想知道的,这一点让人很无奈。
“你以为你老子这么好骗,晚晴有多少时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