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3/6)
,对于其他的人来说,收入并不是很好,打个比方沪市这样的大城市请上一个保姆,工资也才70元。
至于农村的闲散劳动力就更廉价了,这是这个年代的特色,正是因为这样的特色,制造业才蓬勃发展起来。
肖敏的工厂给员工是管上一顿伙食的,而是还是细粮,有这个基础打底,厂里招人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哪怕一个月就五十几块钱,也大把的人想干,肖敏轻而易举的就招到了手艺非常不错的女工。
而且按照臭小子说的,裁剪工做裁剪工,走线工做专门的走线的工作的话,大家的专业能力会提升不少。
如果裁剪跟走线的人不是同一批,那么都能专注干好自己的工作。
民营企业的第二个优势,操作起来比较灵活,人家沈间还给学校的孩子和服装厂的职工设计了两套广播体操呢。
孩子不用说,在沈间那个年代,他是做第七套和第八套长大的,至于职工,长期都要低着头,他害怕这些人早早的会得颈椎病,肖敏的服装厂的气氛也是分外的好。
但是也不是没有限制:“但是你想过没有,咱们厂子能拿到的资源有限,打个比方即便是我能拿到好的订单,但是因为布料买不到合适的,所以咱们厂子的发展是受限的。”
开展了流水线作业以后,肖敏的服装厂的效率真的提高了很多,由于村民还要务农,所以闲时就需要赶工,肖敏刚赶完供给供销社的一批冬衣,又开始要准备明年的春装了,这个时候厂子里面的短板又显现出来了,没有足够的原材料供给。
虽然说这两年也多了一些化纤产品,但是到底还没有开放进口,国内生产的那些是赶不上蓬勃发展的需求的。
沈间根据这个年代的审美,设计出来稍微超前的款式,是相当符合主流审美的,可以说他在这方面颇有天赋。
肖敏原本也没有想到冬装一上市就卖空了,供销社跟百货商店本来就是一个系统单位,最后国营商店开出来更好的条件,要肖敏给他们提供明年的春装,年底了事情多,肖敏还要准备厂里的分红,猪厂和饲料厂的出货,忙着呢。
现在根本不愁销路,愁的是进货的货源,虽然前几年开始国营纺织厂也改进了几条生产线,现在也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