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5/6)
肖敏看他穿着简陋,一看就是辛辛苦苦务农的人,就问他干嘛去省城。
没想到开口说话就发现对方竟然是同一个县的老乡,而且那人家里离大河村也不算远。
那个年轻人自称名字叫王满,也同样是新安县人,跟肖敏一样是从新安县上的车,不过他东西多,加上没有座位,在隔壁硬座车厢坐不下,就花了一块钱给转到了硬卧车厢。
王满说:“我们是红河乡那边的,我们村子收了早稻米以后,就开始种甘蔗,毕竟甘蔗的产量大,亩产能够到万斤,比钟粮食还是要划算很多,而且前几年红糖的价格也很好,但是现在也不一样了,红糖也不好卖,我这不是去省城干活,就带百来斤红糖去省城去卖,红糖在老家的收购价格一斤也就六毛钱,但是在省城摆摊零卖,价格能到一块二。”
他指着自己拎过来的拿袋子红糖,非要肖敏收下来不可了:“红糖在我们家里也不值钱,我们家有两亩地都种着甘蔗,一年得红糖都要得两千斤。”
说道这里,有点小骄傲的亚子。
按他刚刚说的,收购价六毛钱一斤,光红糖的收入你们家就该一千多了啊,不过还要扣除一些请师傅熬制,以及熬制过程中的消耗成本,还有施肥的肥料钱,扣除了这些,七七八八到手的大概也就是八九百块钱。
对于上班的人来说千吧块钱确实不多,也就是一个女工一年的收入,但是对于种地的人来说也算是比较不错的收入了。
肖敏一阵无语,刚才看你哭的那么惨,我还以为丢了这些红糖你们家都得断了炊火了,结果你跟我说你们家一年产两千多斤的红糖。
她说道:“原来红糖的收购价格这么便宜,我们在供销社买的价格是一块钱到一块一的样子,如果在外面买会更贵一些。”
王满似乎感觉到了肖敏的脑子挺好的,继续说:“就是了,这一趟我是去省城我姑姑家里做事的,她说省城很多清洁工人过年期间都请假了,要我过去作一个月的事,我不是想着不用上班的时候就推着红糖出去卖,一斤一块钱也好,一块二也好,总归是比收购价格要划算一些,一斤的差价是六毛,一百斤的差价不就是六十块钱了吗,这一趟要不是不能带多点,我恨不得背一千斤去省城才好。”
肖敏打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