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3/4)
达再厉害,扬州城的大盐商多的去,有不少和勋贵勾手,他一个地方土盐枭,怕是还不被人放在眼里。”
李国鼎点头道:“这话说的极是,元启你果真是出息了。”
闵元启刚袭职时,这些积年的老百户却不曾将他放在眼里。不光是为了那个试百户的“试”字,还因为闵元启年轻没有经验,说话说不到点子,办事更没章法。
这一次对杨世达的事情,虽然现在看起来凶险的很,但最少是将这事给办成了,李国鼎的内心当然也不愿交银给杨世达一伙,有人带头冲一下,若是成了便是件天大的好事!
“今年漕运还没有开启?”闵元启忍不住道:“还没有消息?”
“没有。”李国鼎摇头道:“见过指挥使和同知大人了,都说没消息,淮扬兵备道那边也没消息,要等南京史阁部的谕令,不过听人说史阁部现在主要用心在选编兵马,要打算进京勤王。闯逆已经进山西,怕是快到京师了,已经陆续有官绅从北方南下,现在淮安还好,北边已经是人心惶惶了。”
两岸人烟稠密,并没有什么战乱景像,但李国鼎的话却是如寒冰一样使人浑身发冷,包括两艘船上所有的旗军在内。
可能大伙没有为大明拼命一搏的打算,但皇明已经统治近三百年,难道真的到了亡国边缘?
哪怕是最普通的武官和旗军,也是知道闯逆打到京师和鞑子打到京师是两码事,鞑子在辽东建国,打到京师是从草原绕道,几千里打过来,最近一次崇祯十五年,鞑子郡王阿巴泰为主帅,大量清军进入大明境内来回八个月,俘杀鲁王,大量郡王和宗室千人被斩首,明军集结数十万兵却都不敢战,阿巴泰最南到临沂,再南下就进入南直地界了,当时的江南江北地方也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所幸鞑子放马休养一个月后就北返了,可能是往南地形不熟,水网密布,阿巴泰也不愿继续南下冒险了。
鞑子虽令人畏惧,但给人的感觉始终是外来的祸患,隔几年来一次就走了,李闯可是不同。这些流寇在崇祯初年陆续起事,到现在已经闹腾了十七年了,从三十六家焚凤阳皇陵时起,流寇就和大明不死不休了。
流寇在后世是农民起义,在这个时代却是标准的破坏者,毕竟早期起义时又没有根基,粮饷军械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