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砺军(一)(6/6)
:“风的方向,正对辕门之外。将军大人,这是胜候之风啊。”
“李将军何在?”
留在邓舍的身边吴鹤年,举头瞧了瞧天空,浓重的乌云把月亮星星遮掩得一点儿不露。风卷云动,如黑浪汹涌。云下山前,营帐黝黝林立,层次铺开。隐约间,可见辕门前人头涌动,枪戈的寒光,偶尔一亮。
又按文、陈、赵、关、李、罗,并中军大营,规范了七种不同颜色的旗帜。一旦有警,全军按各营旗帜,分区集合。大营周边,备下一十二面警鼓,交待二十四个老卒彻夜守卫。但有敌情,鸣鼓示警。
风势顺我所攻,旌旗前指,扬举从容,向敌终日;则军行有功。是为胜候之风。
又防患于未然,低声劝令吴鹤年:“军中无小事,先生此次便罢了;以后但凡有阴阳之说,先报我知,妄传的话,我虽然尊敬先生,军法无情。”
如果我是敌人,会不会放这一支新建红巾过境?虽然不知道这支红巾过境的目的,但是,存在和辽阳方面会合的可能。辽阳红巾已给大宁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若是再合并了这支新军,那么,潜在的压力立刻就变成了实在的威胁。
邓舍长身峙立,目送他们离去。诸将身后红色的披风,夜风中飒飒飞舞。从发现大宁奸细起,邓舍就一直殚精竭虑,考虑可能会出现的种种情况,制定对应策略。因之,虽临敌仓促,命令下达得面面俱到,无人不服。
这里边的道道,罗国器一看就知,关世容想想也能猜出。
邓舍思虑纯熟,答道:“吴鹤年讲大宁、兴州两地军马总共万人,去掉守城的,我料定张居敬、世家宝用来进攻的人马,不出五千。五千人攻一万人,在搞不清虚实的情况下,敢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