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钦宗赵恒资料(7/12)
记载的真实性是大有疑的。出身于贫苦佃户家庭的岳飞,究竟读过多少书,是以想见的,决不能象书香门第的子弟那样,熟读《左传》与《孙吴兵法》,旁及《诗》、《书》,甚至经史,“无所不读”。正如邓广铭先生早已指出的那样,这是岳坷“专凭其想象能力”虚构的不合情理的事。⒄我们万不信以为实,并由此去探讨岳飞的军事思想。
大略而言,岳飞的军事思想大致归纳为如下五点:训士以德,为将谋先,严以治军,临机制胜,各用其长。
1.训士以德。
岳飞本人,胸怀大志,“誓清中原”。《赐谥告词》称他:“结从戎,前无坚敌,枕戈励志,誓清中原,谓恢复之义为必伸,谓忠愤之气为难遏”。⒅建炎四年(1130)六月,他在宜兴张大年家厅事之屏题词中写道;“当深入虏庭,缚贼主蹀血马前,尽屠夷种,迎二圣复还京师,取故地再上版籍。他时过此,勒功金石,岂不快哉!”⒆绍兴九年(1139)正月,他在《谢讲和赦表》中说:“臣愿定谋於全胜,期收地於两河,唾手燕云,终欲复仇而报国,誓心天地,当令稽颡以称藩”。⒇正因岳飞有如此抱负,所以能够始终以“恢复”为念,在抗金战场上勇于进取,一往无前。
绍兴七年(1137),朝廷命兵部侍郎张宗元为湖北、京西宣抚判官,监岳飞一军。归朝后,张宗元对高宗说:“将帅辑和,军旅精锐,上则禀承朝廷命令,人怀忠孝,下则训习武伎,众和而勇,此皆宣抚岳飞训养之所致。”(21)《赐谥指挥》也称颂岳飞:“事上以忠,御众有法。”(22)
岳飞信服司马光之言;“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amp;amp;rdquo;他认为:“论人者能审於才德之分,则无生人矣。”(23)因此,他训齐军士,亦以德为先,教导军士为恢复故土而战。这与《何博士备论》“兵以义举”的战争观相合,都是从激军士的精神力量入手的。史载,岳飞“每调兵食,必蹙额,谓将士曰:‘东南民力耗矣!国家恃民以立,而尔曹徒耗之。大功未成,何以报国?‘……临戎誓众,言及国家之祸,涕流气塞,士卒皆欷虚听命。……与将校语,必勉之以忠孝,教之以节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