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祁门绝道(1/5)
离开庾城岭道,沿余水而下,则是南康、赣邑、雩都、庐陵、临川诸城。南康、赣邑、雩都处于怀玉山与荆山之间的河谷之中。过去十年间,霍氏的军队从未能深入到临川城以南的地区,南康、赣邑等地一直是荆南的腹地,兵甲不盛、城池不修。
早在溧水河谷时期,怀玉山寨的归附,就使得越郡与荆郡的南部界山——怀玉山控制在江宁手中。
元矗率领兵挺入荆北,远在清江的即墨明昔就奉命集结卫戍军,将屯戍溧水河谷的一万余兵力调过清江,做出穿越怀玉山的准备,清江东部地区的卫戍军也有条不紊的开赴凤陵、宣城、溧水等地。
怀玉山间的孔道崎岖坎坷,不利大军通行,怀玉山西坡地形的险峻,更甚于怀玉山,百丈之山不计其数,山与山间,都是深谷绝壑。小道倚绝壁而开,百人相守,千军万马皆不得过。但是大量苗人在大余地区的聚集,使得南康、赣邑、雩都等荆南腹地的局势陡然紧张起来。
十年荆郡战争,面对霍氏的强大攻势,兵力集到庐陵、新淦、南城等荆中地区,与霍氏侵荆大军对抗,松散的荆南势力逐渐聚集成一个整体,但是远远没到袁隆义只手遮天的地步。
在袁隆义的默许下,元矗领兵从庐陵、新淦等地借道,悄无声息的迂回到荆山西麓,占据荆山北段的险峻地形,将宿卫军困在彭泽府内。
袁隆义的默许比元矗兴兵荆北更让荆南世家大为震惊,更使得与江宁相邻的临川府世家极为惶恐。
袁隆义一人的举措,牵动整个荆南势力倒向南平的怀抱。南平此次兴兵,未用公良友琴为帅,也未用许伯当为帅,目光敏锐的人不难发现,元矗并不能代表整个南平,事实上袁隆义推动荆南投向南平的弱势派系。
这种灾难姓的选择,使得荆南内部人心涣散、惶惶不安。
袁隆义将荆南在荆郡中部的数万大军牢牢控制在手中,然而也仅限于此,对于荆南腹地的控制远远不够。
袁隆义心里极为清楚,荆南没有直接参战,江宁不会针对荆南用兵,江宁在清江、大余的异动,不过是为了分散荆南的兵力。
但是为防南康、赣邑、雩都等地的世家在江宁强大的兵势威压下做出别的选择,袁隆义只得将忠于自己的两万兵马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