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近距离观察(3/5)
家人们认为,跟稳定的经济收入和较高的福利待遇相比,即使不能每天回家,又算得了什么呢?
人力资源部的一位副主任接过电话问道:“你就是省城那位陈先生吧?请问你有什么事?”
“是的,前两天我不是去昌达集团考察过嘛,当时没给你们答复,但答应回家商量后再说。”
“哦,那你商量出结果了吗?”
“有结果了,主任,我决定接受你们的招聘。”
“那好,近期你再抽时间过来一趟,把有关事宜确定下来。”
从社会上招聘的三位目标人选全部落实了,
加上昌达集团内部的三位候选人,关云天和叶佳怡决定,人选范围暂定这六人,并吩咐人力资源部对他们进行重点考察,定期汇报,但没解释这样做的原因。
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一旦有机会,无论关云天还是叶佳怡,都主动跟圈定的六位候选人接触,这六人虽然目前任然是中层管理人员,只要他们所在的分公司、车间或工段开管理会和调度会,关云天或叶佳怡总是尽量抽时间前去参加,并有意识地让他们发言,倾听他们的看法,观察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
董事长或总经理参加基层调度会,除非出现了基层无法解决的问题,否则,这在以前从未有过,所以,很多基层领导对此很不理解,甚至在背后议论纷纷,关云天和叶佳怡也不回避,他们给出的解释是关心基层工作。
为了锻炼和考察目标人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集团公司以培养年轻人为由,在关云天或叶佳怡有空的情况下,给年龄在四十五岁以下的中层管理人员举办培训班,除了邀请外面的管理专家到培训班授课,总经理叶佳怡还常常登台,她把许多实际案例作为教材,让学员们分析解答。
(本章未完,请翻页)
通过培训班的案例分析和基层调度会上的发言,再结合年轻的中层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叶佳怡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个别目标人选眼高手低,在基层调度会的发言和培训班的案例分析上说得头头是道,但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却是另一回事。也有那么一两位目标人选,开会发言和案例分析讲不出什么道理,但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却令人称道。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