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山宗义军(2/4)
子,也是个女儿,才三岁。
次日一早,何欢便是离开了琴韵山庄。这一走,怕是短时间内难以回来。如今天下纷乱,李自成、张献忠声势浩大,西南关中早已乱成了一锅粥,外有满清鞑子虎视眈眈,大明朝廷危如累卵。局势如此,已是容不得何欢再待在山林之中陪着妻儿过这清淡宁静的日子了。
数月前,山宗便已在广东起事。由于这些年山宗发展迅速,在南方渗透得厉害,很得民心,甚至连官府都被渗透,很多的官员将领要么是山宗之人,要么归附了山宗,真正忠于大明的越来越少,所以山宗一起事便是如燎原之火般迅速占据了两广之地,而后兵出韶关,北上攻下赣州,欲围福建,而取江浙,下南京..
而面对山宗这支如此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大明朝廷已是无力南顾,地方州府也是人心惶惶,山宗大军所过之处几乎是望风而降,抵抗的力量微乎其微啊!但凡有识之士,皆能看出大明朝廷已是民心尽失,难以挽救了。
相比于闯军和张献忠的军队,山宗的起义军无疑是组织最严密,也是纪律最好的,简直比官军还正规,还要精锐善战。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山宗义军更擅长发展和建设,打下一个地方,就能够确保这个地方迅速安定下来,所过之处破坏力最小,还打击豪强劣绅,想方设法的给无地的流民分田分地,所以最是得民心。
让何欢哭笑不得的是,山宗起事竟是打着他这个‘血手仁侠’的名号,唬人的同时又能聚拢人心,毕竟何欢之前行侠仗义,特别是受到官府通缉后,更是威名远播,甚至传说他能让人起死回生,把他说得像是上天派下来救苦救难的神一样。其实在山宗发展崛起的过程中,就经常借助何欢的名头。
在山宗起事后,何欢这个所谓山宗义军的首领,更是名声愈发响亮,到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程度。
所以,当何欢北上到达赣州时,更是受到了满城军民的热情迎接。这下子,何欢想要低调都不行了,因为山宗义军需要他来现身以壮声势。
赣州府衙正堂上,何欢高坐上方主位,下方坐着山宗义军的一众高层和将领,其中左侧首位便是山宗的军师应松,紧随其后便是袁崇焕的几位旧部了,年纪都不小了。而在座更多的,却是年轻的新面孔,尤其是坐在应松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