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大明皇帝的小家子气(3/6)
媚药,人没了,人亡政息这种亡国之兆应征下,当年的谋划彻底被锁在了皇帝的书房里,再无人问津。
解决大明各种问题的方案,其实就在乾清宫的御书房里。
隆庆开关,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窗口,但是依旧给大明带来了生机。
仅仅月港关税运抵京师太仓,每个月就高达两万九千两,每年将近四十万两的金花银会押解进京,进入太仓。月港也有了天子南库的称号,虽然大明的朝政吏治日益腐朽,但是月港的税收,每年都在高速增加。
其实,月港的存在,有另外一个无奈的考量,这在隆庆皇帝的敕书中表达的非常明显,其实意图【倭渐不为患】。
大明水师从辉煌时候的将近四千条战舰,到现在的仅存封舟,哪怕是隆庆皇帝有意复建大明水师,二十四艘巨舰舰队,依旧不足当年辉煌的一成。
大明海防安全嘉靖年间就陷入了难处,倭寇频频侵袭大明东南沿海。
而开放月港,促进了私人贸易的繁盛,同样让造船业和海贸有了长足的发展,这种发展带来的影响,就是中国迎来了海盗的新黄金时代。
郑芝龙的义父李旦,就是趁着月港这股东风而起,成为了新的海贼王。
既然大明水师无法保证万里海塘中国船舶的安全,那就让民间武装团体,海盗去进行。
这其实也是大明皇室的小家子气导致的一种,肉烂在锅里的想法,既然我无法控制海疆,那就让海疆控制在大明私人武装和海盗手里,也不给你倭寇或者红毛番。
自此之后,大明东南沿海,【倭渐不为患】,沉重的平倭经费得到了极大的缓解,平倭的花销都填到了九边这个无底洞中。
九边的军屯乱象,也导致九边每年的饷银需求无节制的增加,从正德年间的四十三万两,到嘉靖年间的二百七十万两,再到万历年间的三百八十万两,再到现在的四百二十万两。
隆庆开关是大明皇帝和朝廷综合考虑之后的举动,而朱由检只不过是深化但年隆庆皇帝的政策罢了。
当初张居正也曾经多次要搞五港开关,但是他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整顿吏治和一鞭法,已经消耗了他无数的精力,还要教万历皇帝读书,开关之事不了了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